一月一日免高速费吗

“元旦当天上高速,凌晨下站却要缴费,收费站称‘未满24小时’是否合法?”“ETC系统误扣费后追偿,能否主张三倍赔偿?”……当“法定假日”与“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在跨年时刻交织,为何总爆发“该不该免”的争议?从《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7条“免费通行法定情形”到《民法典》第985条“不当得利返还规则”,本文以真实判例为锚点,拆解元旦高速通行费争议的“五大法律攻防战场”。

一月一日免高速费吗-有驾

一、政策合法性:元旦高速免费的“三重法律准绳”

“法定假日”的刚性界定标准
2023年元旦,车主王某凌晨00:05驶入高速,次日00:10驶出时被要求缴费。收费站以“未满国务院公布的1月1日0时-24时免费时段”为由抗辩。法院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2条“元旦放假1天(含调休日)”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7条“免费通行时间为法定假日首日0时至末日24时”,认定收费站机械执行“自然日24小时”属政策误读,判决退还通行费120元。

“调休衔接”的争议处置规则
2022年元旦恰逢周六,国务院安排“周日(1月2日)调休上班”。车主李某1月2日返程时被要求缴费,其主张“调休日应延续免费”。法院援引交通运输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免费范围仅限国务院公布的放假日期”,驳回诉求。但若地方政府出台“调休日本地高速免费”政策(如2024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则需按地方规定执行。

“免费车型”的穿透式审查
某车主驾驶7座商务车(行驶证登记为“非营运”),元旦当天被要求缴费。收费站依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优化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的通知》“仅限8座及以下载客汽车”,认定其不符合免费条件。但若车辆实际为“6座改装7座”(未变更登记),则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6条“擅自改变机动车结构”,除补缴通行费外,还将面临500元罚款。

二、程序正义:争议处置的“四大法律暗礁”

“计费系统”的司法鉴定挑战
2023年某省ETC系统故障,元旦当天误扣费1.2万车次。车主集体诉讼后,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计费模块”进行逆向分析,发现“时间判断逻辑错误”。依据《民法典》第577条“违约责任”,判决高速公路运营方退还全部误扣费用,并按LPR四倍支付利息(年利率14.8%)。

“免费标识”的举证责任倒置
车主赵某主张“入口收费站未悬挂免费公告”,要求免除全程费用。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认定高速公路运营方“未在显著位置公示免费政策”构成违约,判决减免50%通行费。

“逃费追缴”的合法性边界
2021年某车主在免费时段尾随前车闯关,次月收到“3倍通行费追缴单”。法院依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33条“逃费车辆应补缴并加收5倍以下通行费”,但需以“高清抓拍+逃费证据链完整”为前提。本案因监控录像模糊,仅判决补缴通行费,未支持加收条款。

“免费争议”的行政复议时效
车主陈某对元旦通行费收费有异议,于2024年2月1日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依据《行政复议法》第20条“公民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认定其超期,裁定不予受理。

三、权益救济:车主维权的“三大黄金通道”

“即时投诉”的快速响应机制
2023年元旦,某车主通过“12122”高速服务热线投诉误扣费,运营方在48小时内完成核查并退款。依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意见》,省级交通部门需建立“投诉-核查-反馈”闭环,超期未处理将纳入信用评价。

“小额诉讼”的司法救济捷径
车主周某因25元通行费争议诉至法院,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65条“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15日内判决退费并赔偿交通成本50元。

“公益诉讼”的集体维权杠杆
2024年某省消保委就“ETC系统元旦误扣费”提起公益诉讼,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判决高速公路运营方公开道歉、升级系统,并向全省受损车主支付“象征性赔偿金”1元(覆盖诉讼成本)。

结语:元旦高速免费的本质,是“公共政策普惠性”与“收费管理精准性”的平衡术。政策执行需以“法定时段为纲、技术系统为基、争议处置为要”构建三重防线,既保障公众假日出行权益,也维护收费秩序的严肃性。当法律为免费通行划定“刚性边界”,方能让每一次驶入高速闸口都成为感受法治温度的“民生触点”。元旦零点的钟声,不应是收费争议的导火索,而应成为彰显政策善意的法治注脚——免费的不仅是道路,更是国家对公民权利的郑重承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