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三年的宋PLUS,居然要停产了?”
在4S店的展厅里,一位车主攥着购车合同和发票,满脸不可思议。后台工位上,销售们面面相觑,私下嘀咕:“消息真传了吗?”10月初,比亚迪内部一纸通知——“宋PLUS国内清算物料后停产”——掷下了全国最畅销SUV之一的“退市令”。
一辆曾经统治销量榜、累计卖出了157万辆的“国民神车”,就这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没有仪式,没有挽歌,结束地甚至有些悄无声息。
声明来得比想象中克制:“海狮06就是宋PLUS的换代车型,(停产宋PLUS)属于正常产品切换。”技术官腔调一贯简明,但窗外的LED招牌上,“宋PLUS·畅销百万”还是高高挂着。冷静下来的普通人不免要问一句:一台每月能卖五万多的车,凭什么说停就停?
答案,得从证据链讲起。
宋PLUS的故事,是手握重炮冲锋陷阵的“王朝系列”,开疆拓土的几乎全部见证。2022年巅峰时,单月出货量5.6万辆,几乎能抵得上很多合资品牌全系车型的总量。低油耗、宽空间、12-16万区间的亲民价位,让它成为无数普通家庭的“第一辆新能源SUV”。
百万销量,拉满光环,半壁海洋网江山。但产品刀法,一旦迟疑,就容易陷入边界模糊。宋PLUS归于海洋网,却仍旧长着王朝网的“龙颜”。明明打着全球化、年轻化的口号,结果车头却还属于上一代的家族设计。这种矛盾本质,是当年比亚迪渠道“拆分”和“盘活库存”留下的暗疮。
2021年,“e网”改名叫海洋网,生产线没空转,直接把当红车型整个塞进去,命名照旧,渠道先行,把销量目标保住再说。
回头看,宋PLUS的落幕,其实并不突然。等到比亚迪新产品矩阵成型,渠道和产品线逐步梳理齐整,这样“临时凑数”的过渡车型自然失去了继续“雪中送炭”的意义。旧酒瓶不装新酒,终究还是产业规律,不相信眼泪,不相信怀旧。
但宋PLUS的谢幕,并不是孤案。
豪华、经典、销量王牌,这几年全都逃不开“落幕”二字。途锐、保时捷718 Boxster/Cayman、马自达6、福克斯,甚至日产的GT-R,一款接一款地下产线。
看看大众——途锐,这台”和保时捷卡宴一道开发”的老伙计,2025年全球停产。终极版上那块Final Edition铭牌,带着嫌弃的优雅:“不怪你们,是新规太苛刻。”曾经皮耶希毕生的躁动与偏执,最后抵不过油耗、排放、工艺和全球市场褪色的热情。
保时捷三大燃油车,直接拉黑了未来。一边是电动化风潮席卷而来,一边是利润暴跌99%的血淋淋现实。保时捷高管嘴里嚼的还是“限量”与“告别”,其实背后只剩下成本与节能。一对老将Boxster和Cayman,还有燃油Macan,终归只能“挤牙膏”式地在电动车组装厂后门溜走。
国产轿车标杆福克斯,单月巅峰三万台,手快脚快,全国到处都是。现在没人问“你们有多久没见过新福克斯跑出租了?”销量掉到半年卖不到五千台,连投胎的心都没了。三缸机+干式双离合的“创新”,为它写好祭文,信任崩了,品牌神话瞬间坍塌。
再看马自达6,当年靠自然吸气玩骨感,足足跑了三百万台。结果全世界混动、增压铺天盖地,它一门心思榨干传统汽油机,每一滴油都琢磨得锱铢必较,最后还是抵不过电驱的降维打击。被戏称“换壳车”的新马自达EZ-6,销量能不能过千都是关公战秦琼。
即使是“战神”日产GT-R,风流二十年,421kW的V6、29战29胜的神坛传说,到最后也只能在2021年败给欧洲的“噪音标准”与澳洲的“侧撞法规”。法条面前,激情和信仰价值一个屁。
一串数据把问题勾画得分明。电动化的冲击、政策的高压、产品定位的自危、消费趋势的趔趄——全部作用于同一台老车厢。曾经的冠军,现在集体退赛。甚至不需要“生不逢时”这种抒情,终归只是产经版的“优胜劣汰”。
比亚迪把这叫“正常产品切换”,其实就是“去冗余、强定位”——王朝网管传统家庭盘,海洋网要全球、要年轻,“别自己和自己打架”。老品牌“降低入门门槛”的日子过去了,连奔驰都下定决心,不让A级这种“性价比之选”继续作陪。安全、排放的红线比高速公路还直,哪还有多少容错?
市场下行,产品内耗,那些昔日的“高配神话”,如今统统冷落。看热闹的人把二手保值、新旧交替当作机会;圈里人讲的却是平台复用、库存处理、技术换代、成本优化。就像有人怀念“手动挡马自达6飘逸”,也有人默默看着EZ-6上市首月没卖出500台;有人盘算宋PLUS还能不能“抄底”,也有人担心未来的维修和配件——至少,大厂车型还能保证10年零件供应,那是产业惯性的“善意”。
有人问,经典车型都停了,还有什么价值?
其实,大部分“神车”不是彻底消失,而是以新马甲、新平台、新市场继续诞生。海狮06,就是宋PLUS改头换面的“国际化版本”。产品力升级、命名切换,说白了是抓住海外新蛋糕时的手法。不然总不能在马来西亚卖个“王朝·宋PLUS”。
一部分人会觉得割裂,另一部分人认为市场逻辑没感情——谁的青春不是在“Repeat Key”上被无数次删除重写?
当然,不必太担忧“绝版溢价”。车辆十年属于主流周期,“文物级保值”还轮不到宋PLUS。
相反,手里还有库存车的4S店,现在正火热地琢磨“能多割几刀是几刀”。二手经销商偷偷侧耳:“短期铁定不掉价,保有量摆在这儿,你不买,别人买。”
最后,轮到每个旁观者反思:
在技术更替、产品名字、渠道梳理与消费偏好百变交杂下,我们究竟怀念的是“神车”本身,还是属于那段红利时代的集体错觉?
宋PLUS、途锐、福克斯、GT-R们,像逆水行舟的勇士,更像产业大潮里难以自救的旧将。“电动化”的铁轮滚滚,残留一堆过气英雄的油渍脚印。
谁能保证,“海狮06”十年后不会被自己的新马甲悄然取代?我们底气十足“买新不买旧”,同时又恋恋不舍地盯着故纸堆上的传奇车型。
传奇已成过往,趋势还在路上。不知下一款“全民神车”下岗时,你会以怀旧的心情致敬老友,还是抱起手机在新车直播间里激动下单?
或许,汽车圈里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永远比你想象得更无情——这才是唯一永恒的行业规则。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