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现身街头,近5米1车长、6座布局、544马力+5C超充,这是要“卷”翻中大型纯电SUV市场的节奏?
就在前几天,我刷到一条网友随手拍的街拍图——一辆披着伪装但轮廓分明的大家伙停在路口,车头低趴、线条流畅,车顶还顶着个“小帽子”。老铁们,那一刻我就知道:理想i8,真的来了。 不是谍照渲染图,不是P出来的概念,而是实打实开上路的测试车。更劲爆的是,它的尺寸直逼5.1米,标配双电机四驱、激光雷达、5C超充,续航最高720km,充电10分钟补能500km!这哪是造车,简直是给行业扔了颗“技术深水炸弹”。
那么问题来了:它凭什么卖35万起?值不值?今天我就带各位车友,从细节出发,拆解这台还没上市就已搅动风云的理想i8。
外观:MEGA的“兄弟款”,但更有力量感
第一眼看到i8,你肯定会说:“这不是MEGA换壳吗?”别急,细看之下大有玄机。前脸延续了MEGA的俯冲式封闭设计,但多了几条隆起的筋线,让原本温润的“奶爸脸”多了几分肌肉感。 这种设计不只是为了帅,更是为了引导气流,降低风阻——毕竟电动车拼续航,风阻每降0.01,高速能耗就能省不少。
最吸睛的是那条弧形星环灯,取代了MEGA的直线条,像是给车头戴了条发光项链。两侧导风槽保留矩形风格,外圈加了“C”形线条勾勒,动感十足。中间那个小小的下格栅也不是摆设,它负责给电池和电机散热,在激烈驾驶或高温天气下,这套主动风道系统能有效控制热管理。
车身侧面,5085mm的长度比L8还长5mm,轴距也多出45mm,达到3050mm。 虽然宽度略窄(1960mm vs L8的1995mm),但溜背式悬浮车顶+小尾翼的设计,让它看起来不像传统“方盒子”SUV,反而有点GT的味道。D柱回归常规SUV造型,也意味着后排头部空间不会像MEGA那样牺牲太多,实用性拉满。
轮毂提供20和21英寸三种熏黑低风阻款式,我个人更看好21英寸——视觉冲击更强,且扁平比更低,过弯支撑更好。隐藏式门把手和贯穿式星环尾灯这些家族元素自然不会少,但这次尾灯内部结构更复杂,点亮后应该挺有辨识度。
内饰:熟悉的配方,更精致的“家”
坐进车内,我敢说老理想车主会瞬间安心——双联屏(中控+副驾娱乐屏)、带交互屏的方向盘、电子怀挡、HUD抬头显示,全都在。 这套交互逻辑已经经过L系列验证,用起来顺手,学习成本低。
但i8的升级点藏在细节里。比如副仪表台做了镂空处理,下面藏着双手机无线充电板和双杯架,日常放包、放文件都方便。座椅采用2+2+2六座布局,第二排大概率是独立航空座椅,支持通风/加热/按摩,配合“冰箱、彩电、大沙发”三大件,妥妥的移动客厅。
不过我更好奇的是材质环保性。理想一直强调“无味座舱”,i8作为旗舰电动车型,是否会在地毯、顶棚等部位使用更多可再生材料?这点等官方公布再说。目前暂无相关数据,但以理想的调性,这方面应该不会拉胯。
动力与续航:544马力+5C超充,真·性能奶爸
说到硬核参数,理想i8这次是真狠: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400kW(544马力),系统扭矩预计超700N·m。 什么概念?零百加速大概率进4秒俱乐部,比Model Y Performance还猛。但它可不是为了飙直线,空气悬架+动态阻尼调节才是精髓——过减速带不再“咯噔咯噔”,高速变道也能稳如老狗。
电池方面,提供90.1kWh和97.8kWh两种容量,对应CLTC续航670km和720km。重点来了:支持5C超充。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5C”:C是充电倍率,5C意味着理论上12分钟就能从0充到100%。虽然实际受电池温度、充电桩功率影响,但**“充电10分钟,补能500km”这个宣传语,基本可以实现。**
举个例子:你中午吃饭时停车,点个外卖的功夫,电量就从20%冲到80%,足够跑完剩余行程。这才是解决续航焦虑的终极方案,而不是一味堆电池。
智能驾驶:激光雷达上车,安全再加码
i8车顶标配新一代ATL全天候激光雷达,配合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构成理想AD Max系统的硬件基础。支持AEB(自动紧急制动)和AES(自动紧急转向),这意味着它能在关键时刻主动避障,甚至帮你“躲一撞”。
我知道有车友会问:“现在L系列不也有NOA吗?i8强在哪?”我的看法是:i8的感知冗余更高,尤其在雨雾、逆光等极端环境下,激光雷达能弥补视觉系统的短板。 比如前方突然窜出一个穿黑衣服的行人,摄像头可能反应慢半拍,但激光雷达能精准捕捉轮廓,提前预警。
当然,具体表现还得看算法调校。目前理想的城市NOA正在全国铺开,i8作为新平台首款车型,软件体验大概率会更成熟。
横向对比:谁才是35万级纯电SUV王者?
我们拿三台竞品简单对比:
蔚来ES7(现称EC7):同样6座、空气悬架、双电机,但最大功率480马力,续航最长620km(100kWh电池),不支持超快充(最快3C)。优势是换电便利,劣势是补能依赖站点。
小鹏G9:智能驾驶强项,XNGP全国都能用,但设计偏保守,动力316kW(约430马力),略逊一筹。
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品牌号召力强,操控好,但内饰简陋,舒适性不如理想,且无六座选项。
这么一看,理想i8几乎是把“家用”和“性能”两个看似矛盾的需求,强行捏合在一起。 它不像特斯拉那么极客,也不像蔚来那么烧钱,而是走了一条“务实科技派”的路线。
用户视角:一位L8车主的期待
我在论坛看到一位L8车主留言:“我现在开着很舒服,但如果i8能解决L8高速风噪偏大的问题,我愿意加几万换它。”这话很有代表性。理想的老用户追求的不是颠覆,而是“更好一点”。 更静、更快、更聪明,就够了。
我也试驾过L8,底盘滤震确实不错,但高速120km/h以上,A柱附近会有轻微哨音。i8既然用了更流线的造型+新风道设计,希望能在风噪控制上再进一步。
未来展望:5C超充会是行业拐点吗?
理想这次押注5C超充,背后是整个补能生态的重构。如果未来理想自建超充站普及,配合电池热管理技术突破,‘充电像加油’将不再是口号。 这对整个行业都是利好——倒逼其他品牌跟进,最终受益的是我们消费者。
但挑战也不小:5C充电对电网冲击大,需要储能缓冲;电池长期快充是否影响寿命,也需要时间验证。
总结:它值35万吗?
参考L8起售价32.18万元,i8贵两三万完全合理。多出的不仅是动力和续航,更是一整套面向未来的电动化架构。 如果你是注重家庭出行、又不想牺牲驾驶乐趣的用户,i8值得等。
但理性消费提醒:别被“544马力”冲昏头脑。 日常通勤,你真的需要4秒破百吗?如果你所在城市超充桩稀少,5C功能岂不成了摆设?建议先问问自己:我最看重的是啥?是空间?智能?还是补能效率?
最后留个话题给各位车友:你觉得35-40万买一台国产纯电6座SUV,香吗?如果是你,会选理想i8,还是加点预算上宝马X5?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P.S. 听说i8的空调出风口做了静音优化,等实车试驾一定重点体验,回头单独出篇测评,记得关注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