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高峰,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题凸显,配套基建能否跟上步伐?

国庆假期向来是全民出游热潮,而今年的出游规划里,新能源车无疑成了一大主角。根据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的数据,今年国庆高速充电量同比增长41.95%,这个增速比起跑步的小学生还要拼命。要是再配上交通运输部预计的6200万辆日均车流和1250万辆新能源车的阵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可能得感叹:新能源车这是要直接干翻传统燃油车的节奏吗?

国庆出游高峰,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题凸显,配套基建能否跟上步伐?-有驾

事实却没那么简单。一边是新能源车主们风光地开着爱车上高速,另一边却是服务区排队充电的心酸故事,三小时排队,两小时上路,这种“人比车挤,电比油稀”的尴尬,让不少车主质疑:新能源车的普及速度是过于飞快了,还是配套的充电服务追不上脚步?

比如辰女士一家的假期路程,演的就完全是一出“充电囧事”。为了赶高峰,路边服务区随便一瞄,就是长队两排,等到充上电的时候,从太阳挂起到吃夜宵的时间都用上了。特别是那49号的排队号码,就差一个吉祥的封条,干脆跟充电桩一起开个庙门算了。还有那些没赶上“快充”的车主,站在几辆“龟速充电”的车后,怕是连手机里的游戏都打腻了。

国庆出游高峰,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题凸显,配套基建能否跟上步伐?-有驾

有人会问了,既然服务区充不上,有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走?还真有慧眼如炬的新能源车主,北京的王先生就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好法子:高速下来充电,顺便还能逛逛城镇,饱口福、长见识。这种“一车两用”的规划倒是让旅行多了一分自由和趣味,但问题也就来了:每个人都绕路串小镇,服务区的基建问题就能忽略不计了吗?光靠绕行的少数派,恐怕还是解决不了大多数的困境。

有趣的是,为了缓解假期充电压力,各方也在“花式出招”。四川一些服务区上线了“移动充电宝”,江苏更是推出了给车主打折和发优惠券的“充得快、走得早”模式——这脑洞只差送一碗米饭套餐了。不过这些措施在旺季车流面前,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清华大学的杨教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高速服务区是真没那么多地方盖充电桩,要想持久解决问题,咱得往周边的乡村和市镇看,充个电还能顺着带动点农村经济,同样是一举两得的事。

国庆出游高峰,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题凸显,配套基建能否跟上步伐?-有驾

但说到底,这些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正是新能源车与基础设施发展速度的博弈。新能源汽车固然是风口浪尖上的“明星”,可这高速上的充电难题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成长之痛”。大环境在鼓励绿色出行,政策在推行新能源,车厂在拼命造车,但基础配套如果不能同步跟进,充电不畅的窘境或许会成制约爆发的短板。

新能源车上高速,不该是车比人快、电比人难;基建的赛道如果不能跟上节奏,咱们这新能源的大旗还能举得多高?车越造越多,桩却没影,一句“未来能解决”真的能安慰得了焦急的车主吗?

国庆出游高峰,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题凸显,配套基建能否跟上步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