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个爆炸性的事儿!
还记得广汽菲克吗?
就是那个信誓旦旦要把Jeep变成“中国血统”的合资车企,现在,彻底熄火了!
法院一纸判决,直接宣告破产,而且是那种回天乏术的结局。
一百七十亿巨款,如同泥牛入海,Jeep的国产梦,就此幻灭!
说实话,听到这消息,我心里毫无波澜,甚至想说:这结局,它纯属自找!
想当年,Jeep在国内也曾叱咤风云。
那时,开辆指南者、自由光,那是身份的象征。
一年卖出二十多万台,不在话下。
可后来的路,它自己走窄了。
先说产品。
这些年,Jeep的车型更新速度,慢得让人匪夷所思。
指南者、自由光,改款如同挤牙膏,换汤不换药,就敢说是新款。
现在是什么时代了?
看看自主品牌,大尺寸屏幕、智能辅助驾驶、车载娱乐系统,恨不得把家都搬进车里,你Jeep还在用那陈旧的内饰和车机,怎么吸引消费者?
这就好比别人都用上5G手机了,你还在用2G,怎么竞争?
还有,质量问题,那是实实在在的硬伤。
当年那台2.4L“老虎鲨”发动机烧机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遇到这种事,稍有危机意识的,都该立刻解决,安抚用户。
结果呢?
广汽菲克直接把责任推给国内油品!
这操作,简直是自掘坟墓。
消费者又不傻,你如此傲慢,自然用钱包投票,销量一落千丈。
我记得有车友在论坛里吐槽,说这车烧机油像喝水,得常备机油,随时补充。
这哪是驾驶,简直是伺候祖宗!
更致命的是,面对新能源浪潮,广汽菲克选择了躺平。
从2015到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不到1%飙升至30%,这黄金七年,广汽菲克在做什么?
仅仅推出一款油改电的指挥官PHEV,价格高昂,纯电续航短得可怜。
与比亚迪、蔚来这些对手相比,简直是贻笑大方。
这款指挥官PHEV,我曾亲自体验过。
外观,依旧是Jeep的硬派风格,但总感觉少了些新意。
内饰,还是老一套,塑料感较强,与自主品牌相比,差距明显。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它的续航,官方数据看似不错,实际使用却让人焦虑。
开启空调或暖风,续航直接腰斩。
这哪里是新能源,分明是“有电将就用,没电烧汽油”!
而且,这款车售价不菲,落地接近三十万。
这个价位,完全可以入手一辆配置更出色的比亚迪唐DM-i或蔚来ES6。
消费者会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除了产品和策略的失误,广汽菲克高层的内斗,也加速了它的衰败。
广汽与Stellantis集团各持股一半,谁也无法独断专行,决策效率低下。
Stellantis试图单方面增持股份,却被广汽一纸公告驳回,双方关系彻底决裂。
内部矛盾重重,又谈何发展?
正如《左传》所言:“上下同欲者胜”,内部离心离德,焉能不败?
我获悉,当时广汽菲克内部,派系林立,争斗激烈。
双方人员互相看不顺眼,谁也不服气。
会议上,争吵不断,难以达成共识。
这样的管理,怎能指望它发展壮大?
更可悲的是,长沙工厂历经四次拍卖,最终低价也无人问津,可见其境况之糟糕。
因此,Jeep的陨落,并非时代悲剧,而是咎由自取。
产品、质量、策略、管理,无一跟上时代步伐。
还抱着“情怀”不放,市场早已将它遗忘。
曾几何时,Jeep的广告语是“不是所有SUV都叫Jeep”。
这句话,曾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如今看来,这句话更像是一种反讽。
自身不思进取,谁也无力回天。
正如《礼记·大学》所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求变革,终将被时代抛弃。
汽车市场就是如此残酷,不进则退。
Jeep的覆灭,也给其他合资品牌敲响了警钟。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唯有不断创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趣的是,Jeep这个品牌并未彻底消失,它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Stellantis集团已宣布,将继续以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Jeep车型。
然而,失去国产光环,Jeep还能在中国市场掀起多大风浪?
这实在难以预料。
各位,还记得当初选择Jeep的理由吗?是情怀?是卓越的越野性能?还是其他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