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云水库边,我用这台36.9万的越野车给同事的燃油车“救了急”——6千瓦外放电烤了一晚上肉,他们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

在密云水库边,我用这台36.9万的越野车给同事的燃油车“救了急”——6千瓦外放电烤了一晚上肉,他们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

那天晚上挺尴尬的。

公司团建,五台车,就我这台猛士M817接着电磁炉和烤箱,其他四台油车熄了火不敢开空调。烤肉的香味飘出去老远,旁边营地的人端着碗过来问“兄弟这电从哪儿来的”。我指了指车,他们愣了半天,说现在越野车还能这么玩?

在密云水库边,我用这台36.9万的越野车给同事的燃油车“救了急”——6千瓦外放电烤了一晚上肉,他们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有驾

从晚上七点烤到十一点,电量显示还剩68%。同事老张开的普拉多,想用车载逆变器煮个咖啡,功率不够,最后还是蹭我的电。

提车半年,类似的场景遇到过好几次。最离谱的一回是在怀柔山里,遇到一段积水路面,目测得有半米深。前车是台城市SUV,在水边犹豫了十分钟没敢过。我降了窗户看了眼水深,升高底盘直接开了过去,水浸到车门下沿,车里一点事儿没有。后视镜里那台SUV掉头走了。

当初订车就是冲着这215公里纯电续航来的。我家在朝阳,公司在海淀,单程18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够用。这大半年工作日基本没动过油,每月省下来的钱够交物业费了。周末带着一家老小去坝上,来回四百多公里,中途也没找充电桩,油电混着开挺从容。

在密云水库边,我用这台36.9万的越野车给同事的燃油车“救了急”——6千瓦外放电烤了一晚上肉,他们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有驾

华为那套系统,刚开始我是不信的。开了十几年车,总觉得自己比机器强。但四环早高峰那种走走停停的路况,ADS跟车跟得还算稳,变道时机拿捏得也还行,不会突然加塞惹后车按喇叭。地库那个机械车位,以前每次倒车都得折腾好几分钟,现在交给车自己操作,成功率挺高。

真正让我服气的是上次跟朋友去穿越。一段30度左右的陡坡,切岩石模式,三把锁一锁,电机那个扭矩爆发比之前开过的燃油越野车痛快。同行有台进口车,爬到一半打滑了,我这台直接冲了上去。下来以后朋友问我怎么做到的,我说车自己判断的,我就负责踩油门。

底盘能升降150毫米,这设计挺实用。平时在小区里接送父母,降到最低方便上下车。周末出去野,升到最高333毫米离地间隙,基本不担心托底。上个月走了段土路,水坑估计有小腿那么深,犹豫了几秒还是开过去了,车轮扬起的水花打在车窗上,挺带劲。

座舱那套鸿蒙系统用着还算顺手。手机导航能投到中控屏,微信消息也能语音播报。带孩子出门,后排喊“热”,空调自动给后面降温,媳妇说这功能省了不少口舌。就是那个15.6寸的屏幕,刚开始看着有点晃眼,开了一阵子也就习惯了。

在密云水库边,我用这台36.9万的越野车给同事的燃油车“救了急”——6千瓦外放电烤了一晚上肉,他们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有驾

动力账面上挺唬人,505千瓦。实际开下来,日常代步电机够用,温柔平顺。偶尔地板油下去,推背感还是有的,零百5秒多,这么大块头能跑出这成绩算不错。只是平时真用不上这么猛的动力,更多是图个心里踏实。

说点不太满意的地方。车身5米1的长度,老小区挪车有时候费劲。虽然有后轮转向能把转弯半径缩到5米2,但停车还是得多留神。还有就是非承载车身,跑高速底盘扎实厚重,但日常舒适性跟城市SUV比差了点意思。

价格这块儿,36.9万的定位对比同级车型,配置给得算足。坦克500差不多的配置要贵四五万,路虎卫士更是翻倍的价。当然这车也不算便宜,但考虑到华为那一套东西和实用配置,大概值这个价。

在密云水库边,我用这台36.9万的越野车给同事的燃油车“救了急”——6千瓦外放电烤了一晚上肉,他们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有驾

开了半年,最大感受是这车挺会“看眼色”。城里通勤和周末撒野,它都能找到合适的状态。当然,真正的越野还是得看人,车只是工具。但对我这种既想兼顾家用又偶尔想出去浪的人来说,猛士M817这半年算没让我失望。

值不值得买,得看各位自己的需求。我就是把这半年的经历说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