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4800公里续航电池真来了?固态电池要凉?老司机:先别急着换车
近后台问换车的朋友突然多了,不少人都在纠结:“纯电现在开着还行,但听说新电池要换代,什么4800公里续航,一次充电从北京跑拉萨都没电低警告,这事儿靠谱吗?”
韩国那边确实扔了个“重磅炸弹”——浦项科技大学团队搞出了硅基电池,号称能跑4800公里。干汽车这行十几年,我第一反应也是:真有这么神?咱今天就来掰扯明白。
先说说这4800公里咋来的
说人话,这次韩国玩的是“全硅负极”。咱们平时用的电池负极大多是石墨,储电量有限;他们换成了硅,这玩意儿储电量能到4200mAh/g,相当于原来1升的瓶子,现在能装10升水,听着确实唬人。
但硅有个“老毛病”——充电时会膨胀差不多3倍,以前总把电池撑得“变形”,甚至短路。韩国团队想了个招:模仿蜘蛛网结构做了个弹性粘合剂,在电池微观层面织了张“网”,既撑住膨胀的硅,又留了纳米孔隙让它“呼吸”。这么一来,电池体积还小了40%,以后说不定能直接“焊死”在车底,底盘平整度都能省心。
固态电池真要“下岗”?
这两年固态电池被吹上天,三星SDI说能量密度900Wh/L,丰田喊2027年大规模上车,大家都以为“千公里续航”就是终极答案了。结果韩国这波4800公里续航,确实让固态电池有点“尴尬”。
但细究起来,固态电池的“坎儿”还不少。比如成本,三星用银贵金属,造一台车得多花上万块;生产还得全程氩气保护,空气进去就废了,跟养“金丝雀”似的。硅基电池也不是全优——想跑满4800公里,得充5小时,还得120千瓦超充桩,普通小区有几个愿意装这设备?再说炼高纯度硅,比炼钢还费能耗,这笔环保账咋算?
老铁们关心的,其实是这仨
先别急着喊“真香”,咱们老百姓买车,在乎的从来不是实验室数据。
第一,冬天续航打几折? 谁还没经历过夏天开空调掉电快,冬天续航“腰斩”的痛?4800公里是理想状态,零下十度能跑多少?没人敢打包票。
第二,安全不安全? 当年“永不起火”的梗还没过去,硅基电池虽然用了弹性粘合剂,但长期充放电会不会出问题?这才是命门。
第三,换电池是买车还是买房? 实验室数据好看,真量产了,换一块电池得多少钱?别到时候买个车,电池比车还贵。
说句大实话:真不等4800公里
技术迭代快,资本爱讲“故事”,但咱们开车图的是省心。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早就在实验室突破高续航了;中国拿下了全球63%的电池专利,真正让咱们用车无忧的,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小进步”——比如冬天续航稳一点,充电快一点,换电池便宜一点。
真想等4800公里?先问问自己:一年能跑几次5000公里?为了这数据,不开空调、不停车,一路憋到没电,值吗?
喜欢科技的老铁可以等等,琢磨省心的,现在买辆靠谱的电动车,照样香。毕竟,牛的不是PPT上的神车,是你家门口随时能充、冬天开着不慌、换电池不肉疼的那种。
有啥想不明白的,评论区聊,老司机给你说道说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