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小鹏G7的内部做工用料如何?今天我们就把它拆开,从前后防撞梁开始,跟大家聊一聊。
车身机舱
拆掉前机舱护板,能看到内部的集成度还不错,使用了集成式阀体结构,辅助全车热管理合理分配。
前防撞梁
铝合金
拆掉前保险杠,看到内部有一根铝合金前防撞梁,厚度为3.16毫米,能覆盖车头的69.95%,基本和小鹏G6一模一样。
前防撞梁截面为“日”字形结构,防撞梁与吸能盒之间设计了加强件,可以提高防撞梁在偏置碰撞中的吸能效果。
前防撞梁与保险杠之间有一根黑色的行人保护泡沫,比较厚实,不过宽度并没有覆盖整个防撞梁。
前保险杠下方有主动式进气格栅,格栅电机的位置隐藏着一个毫米波雷达,两侧有两个蓝牙模块,并且是UWB超宽带模块。
前防撞梁下方有一根防止行人卷入的副防撞梁,也是铝合金材质,后方还有铝合金吸能盒,带有溃缩打孔。
车身前后框架部分都是铝合金一体大压铸工艺。
一体压铸的优势是减少零件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缺点是大事故的维修成本比较高,甚至可能不具备修复价值。
前吸能盒也是铝合金材质,设计有溃缩打孔。
后防撞梁
单层冲压钢板
这辆车的后防撞梁并没有使用铝合金材质,而是一根单层冲压钢板防撞梁,厚度为1.03毫米,能覆盖车尾65.76%的范围,和小鹏G6一模一样。
后吸能盒是钢板焊接而成,比较规整,带有溃缩褶皱和打孔。
后防撞梁并没有凸出后尾门,所以在实际碰撞中,后尾门受伤的概率更高。
总结
前后大压铸!
这辆小鹏G7的前后防撞梁与G6差不多,铝合金前防撞梁,单层钢板后防撞梁,基本上是这个价位新能源车的标配。但是它的前后一体压铸工艺并不多见,我们之前拆过的近400款车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用了前后大压铸。这种铝合金大压铸的车身框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让车价更低,也就更有市场竞争力。
那么关于这辆车的底盘情况如何?还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测量数据对公示的实验方法负责。)
2025款小鹏G7防撞梁评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