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成都一辆新能源车起火后,车门竟然死活打不开,救援人员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这种电影里的惊悚场景,居然在现实中上演了!
同一时间,全球顶级安全专家正聚在上海讨论“零伤亡交通”。 中国车企赛力斯当场甩出一组数据:他们的新车门把手,哪怕车身撞烂30%,也能在0.3秒内弹开。
那场成都事故像一根刺,扎进了所有电动车车主心里。 车子烧了,门却锁死了,这哪是智能车? 分明是铁棺材。 可问题出在哪儿?
很多人骂隐藏式门把手华而不实,一撞就失灵。 但真相是,大部分车企为了追求“炫酷”,压根没给门把手留后路。
2025年10月15日,上海举办的全球NCAP大会,直接把这事摊上了台面。 这场大会名字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全球汽车安全的“奥运会”,来的全是制定安全规则的大佬。
赛力斯作为钻石合作伙伴,派了智能安全平台总经理石荡赫上台发言。 这人一点不绕弯子,开口就戳新能源车的痛处:电池烧起来怎么办?
自动驾驶认不出障碍物咋整? 隐藏门把手会不会变“夺命把手”? 台下静得掉根针都听得见。
他接着亮出赛力斯的答案。 就拿门把手来说,问界M8配了三种开门方式:平时用手一挥就开,像科幻片;要是车断电了,直接抠开盖子拉机械把手;最绝的是,门把手自带独立电源,用军工级超级电容供电,撞车后还能撑48小时。
这只是赛力斯安全体系的一小块。 石荡赫说,他们搞了个“°安全保护架构”,听着玄乎,其实就是把车身用一体化压铸铝合金加固,像穿防弹衣。 问界M9靠这手,在C-NCAP碰撞测试里拿了93.9%的高分,破了纪录。
安全不止是防撞。 他们还在车里塞了“五感健康座舱”技术,甲醛浓度比国家标准严3倍,连紫外线消毒都安排上了。 隐私保护更狠,从芯片到云端全程加密,防止你的行车数据被偷。
这些设计背后,藏着一个关键转变:安全不再是实验室里撞假人,是模拟真实场景。 比如暴雨天车门会不会进水?
零重力座椅模式下气囊怎么弹? 赛力斯做了个实验,把整车泡在20升水里,结果60多个控制器都没短路。
数据不会骗人。 赛力斯问界系列已经卖了超80万辆,辅助驾驶里程攒了38亿公里,系统自动避免的潜在碰撞超过200万次。 这些数字背后,是每天上路的真实风险。
全球NCAP大会办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中国车企站在台上讲“场景驱动安全”。过去咱们总跟着国外标准跑,现在赛力斯直接把中国方案拍在桌上:安全不该是试卷上的标准答案,是能应对每一条湿滑山路、每一场浓雾天气的活地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