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多少能买问界M9和奥迪A6L?高端车首年用车账单算明白
一晃就到七月,掰着指头数,2024上半年就这么过去了。前阵子跟老王在小区门口唠嗑,他突然问我:“你说现在国内有多少人能咬牙买30万以上的车?”正好这几天乘联会1-5月的数据出来,我琢磨着,这事儿还真值得扒拉扒拉。
今年前五个月,全国高端车(30万以上)卖出去105.2万辆。要是把总销量881.7万辆摊开算,大概每8个人里头,就有一个选了台30万+的“大件”。这比例放在我们工地群里一说,立马有人插话:“我一个月4000块工资,看着这些数字只觉得天方夜谭。”
不过“豪华”二字太虚,不如直接看车型。新能源阵营里,今年卖得最火、价格全在线上的,是问界M9。这玩意指导价46.98万起步,高配顶到56.98万。5个月4.62万人下单,说实话,比我想象中多不少。
那问题来了:真要把M9开回家,一年下来到底得花多少钱?别光盯裸车价,小票一堆呢。我特意找了一圈身边提过M9的朋友,还有个做保险的小刘帮忙理账:
首先落地成本——
最便宜那款46.98万元,新政免征购置税3万元,但超出部分还是得交11575元。
上牌600元,保险大约9000-12000不等(小刘说不同地区报价差挺大),取个中间值9000吧。
合计最低落地49.1万元。
一般人不会全款,多半走贷款:首付40%,就是18.792万元;剩下分60期,每月4700左右,还送两年免息政策。今年一年光首付加12个月供,要26多万进去了。这还没算后续油电钱。
用起来咋样?身边那个常州的哥们每天通勤30公里,说基本纯电跑,一度电六毛钱。一块52kWh的大电池充满31块多点,一周充一次都够。一年按248个工作日来算,也就1000出头。如果偶尔长途或者周末自驾,那增程器该加油还是得加。他去年国庆去西藏跑了一趟,全程油耗比标定高点,但市区短途7升上下浮动,现在95号汽油8块2毛……粗略一年5000公里用油3000来块钱,加一起也就是四千左右。
停车费、洗护啥的小项杂费可别忘了。我自己家地下库400/月,有时外面临停一天十几二十很正常,加上一些高速过路费、洗车打蜡,两千打底吧。所以综合下来,第一年的支出27-28万元是少不了的。有意思的是,有位老工程师提醒过我:问界这套增程系统冷启动噪音偏大,如果冬天早晨赶时间启动车子,会惊扰邻居——他楼下老太太已经抱怨两次了。这种生活细节网上很少见,却是真实存在的小烦恼。这代车型据传某批次空调滤芯设计略紧凑,更换时容易卡手,我亲眼见技师捣鼓半小时才装回去,还嘀咕一句“设计师脑壳怕是进水”。
再看传统燃油阵营。今年1-5月份,在30-40万能级别依然是奥迪A6L唱主角。据修理厂张师傅讲,这台45 TFSI臻选动感型最近优惠幅度极大,北京某展厅甚至报出了32万能拿裸车。不信可以逛逛论坛和本地微信群。不过落地怎么算也要35-36之间,因为购置税2.83万,上牌600,再加9500保险——这些都是铁板钉钉的钱,不给不行!
贷款模式类似:首付12~13万,然后19~20万能贷五年,每月三千三百六七。养护方面,其实A6L 2.0T机子近几年可靠性不错,不过南方湿热地区夏季偶尔有空调异响投诉,据售后解释,多为风机叶片积尘所致,并非硬伤,只需定期清理即可。但毕竟德系老品牌,小保养1200起步,而且新手司机如果碰上刮蹭原厂漆面维修价格也不低。有段时间江浙沪连绵雨季,经常听到群友吐槽胎压监测报警频繁,好在多数时候只是气温变化引发误报,无需紧张。
至于日常花销,用起来比新能源贵点儿。一桶95号八块二毛,每百公里7升多一点,公司同事小李去年全年统计实际综合不到8升。他爱自驾游,每年至少两个长线旅程,所以除了通勤7400公里之外,还会额外增加5000公里假期行驶,总共一年15000+公里的话,全年度汽油预算超过15000元没跑。此外停车费用与新能源无异,该省省不了,该花照样花掉。还有一些被忽视的小坑,比如奥迪钥匙丢失补办需要预约且等待周期较长,有朋友曾因备用钥匙断裂耽误取车,只能无奈叫拖车公司救场。“豪华”背后的琐碎,其实远比账本复杂许多……
所以粗粗盘一下,两台热门高端车型,从入手门槛到第一年月供、养护杂项都列清楚了。如果按照专家建议“买私家轿至少收入达到售价86%”,那么想让生活舒坦点,你最好兜里攒够35W往上再考虑入场。也不是人人都靠死工资混饭吃,我们村隔壁阿伟租房收租,比谁都潇洒,他管啥公式不公式?
至于未来这些高端座驾还能不能撑住保值率,会不会像当初凯美瑞一样跌成白菜价,那只能慢慢瞧喽。我认识的一位老司机前几年狠心换新,如今旧A6L挂闲鱼居然秒成交,比他预估还贵两千,说白了市场行情永远留给懂的人操作,而普通家庭更多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做选择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