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揽巡“明降暗升”?配置缩水,消费者该擦亮眼!

汽车市场,就像一出大戏,高潮迭起,暗流涌动。

本以为新车上市,总该是福利加码,谁料到,有些品牌却玩起了“无声的变局”。

这不,2025款一汽大众揽巡,就像是给咱们上演了一场“罗生门”。

价格牌面儿上纹丝不动,依然是24.29万起步,是不是觉得挺“厚道”?

可咱们用车社的火眼金睛,总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玄机”?

初看这新款揽巡,外观线条流畅,车身比例协调,大气稳重,仿佛一位身着笔挺西装的都市精英。

车头那对犀利的大灯,与贯穿式镀铬饰条融为一体,夜间点亮时,宛如两道炯炯有神的目光,穿透夜幕。

侧面看去,腰线从前翼子板一路延伸至尾灯,勾勒出力量感与优雅并存的姿态。

车尾设计饱满,双边共两出的排气装饰,隐约透露着一丝运动气息。

然而,当我们的目光转向配置单,那股子“不对劲”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2025款揽巡“明降暗升”?配置缩水,消费者该擦亮眼!-有驾

何谓“无声的变局”?

那些曾经标配,或至少是高配才有的“小确幸”,如今却悄然隐退。

PM2.5传感器,这个在空气质量日益受关注的当下,被无数家庭视为“车内健康守门员”的配置,不翼而飞。

尤其是有孩子的车主,对车内空气的敏感度,那可是刻在骨子里的。

少了它,车内空间的洁净感,是不是就打了折扣?

再看那330TSI豪华版,连发动机舱的氛围灯也悄然隐退。

氛围灯这东西,虽不影响驾驶,但每当夜幕降临,打开引擎盖,那点点星光,多少能增添一份机械之美的仪式感。

如今,这份小小的浪漫,也成了回忆。

这些看似细微的调整,真的是无关紧要的小节吗?

笔者的经验是,每一次配置的“巧手裁减”,背后必然是成本的精准计算,以及对消费者心理的深度拿捏。

更有意思的是,高配车型的选装包,价格却玩起了“跳水”。

W-HUD抬头显示,还有那套哈曼卡顿音响系统,过去动辄三四千的选配,现在统一降到了两千块。

这难道是大众良心发现,主动让利?

依笔者看,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

它深谙人性中的“占便宜”心理。

原先价格高昂,你或许会犹豫,会权衡,最终放弃。

可如今,两千块就能升级W-HUD,让驾驶信息直观呈现于前方路面,仿佛科幻电影场景;两千块就能拥有哈曼卡顿,让车内音质瞬间提升几个档次,每一次旅途都变成一场听觉盛宴。

如此“划算”的诱惑,多少人能抵挡得住?

消费者看似得了实惠,实则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为这些“非必需”的升级,贡献了更多的利润。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可谓是炉火纯青。

2025款揽巡“明降暗升”?配置缩水,消费者该擦亮眼!-有驾

再来审视揽巡的“心脏”——动力系统。

它依旧搭载那台我们熟悉的2.0T发动机,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低功率版本输出137千瓦,高功率版本则达到162千瓦,而380TSI车型更配备了四驱系统。

这在传统燃油SUV阵营中,确实算得上是实力派。

其动力输出线性,换挡逻辑清晰,高速巡航时车身稳定如磐石,超车并线也游刃有余。

驾驶感受,依旧是大众那股子沉稳扎实的味道。

然而,当新能源浪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市场,当电动化洪流奔腾向前,固守燃油阵地的揽巡,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不禁让人想起“大象转身”的寓言,步履维艰,却又不得不为之。

2025款揽巡“明降暗升”?配置缩水,消费者该擦亮眼!-有驾

环顾四周,中大型SUV的市场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揽巡上个月仅售出2095台,在群雄逐鹿的细分市场中,排名堪堪挤进第二十。

同级别的上汽大众途昂起售价24.9万,日产探陆也以23.98万起的价格虎视眈眈。

更令人担忧的是,新能源阵营的崛起,正对传统燃油车形成降维打击。

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纷纷推出插电混动版中大型SUV,不仅价格相近,更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配置上大方堆料,让传统燃油车相形见绌。

消费者如今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品牌光环上,车辆的实用性、空间表现、燃油经济性,甚至未来的保值率,都成了他们精打细算的重要考量。

2025款揽巡“明降暗升”?配置缩水,消费者该擦亮眼!-有驾

那么,大众为何敢于如此操作?

它凭何自信,即便减配,依然能吸引消费者买单?

这背后,是大众对部分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洞察。

他们深知,有一部分用户,对那些花哨的科技配置并不敏感,他们更看重燃油车的稳定可靠、长途续航的便利,以及传统动力带来的驾驶习惯。

特别是那些多年的老车主,他们对电动车的充电焦虑、续航衰减、二手车保值等问题,依然心存疑虑。

对他们来说,换车时选择一台熟悉的燃油车,是一种惯性,更是一种安全感。

大众此举,或许正是为了在成本与利润之间寻求平衡,试图留住这批“油车死忠粉”的无奈之举。

此外,国六B排放标准的日益严苛,也让燃油车的研发和合规成本水涨船高。

每一次“缩水”,每一次“巧手裁减”,都可能是企业在生存边缘的挣扎,是面对市场变局的不得已而为之。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已占据了整个车市四成以上的份额,且这一比例仍在迅速攀升。

中大型SUV的电动化进程尤为迅速,各大品牌争相布局。

福特探险者、丰田陆巡这些硬派SUV,凭借多年积淀的品牌声誉和用户信任,尚能在高价市场稳坐钓鱼台。

然而,揽巡作为一款城市SUV,缺乏这样的品牌底蕴。

它能否在燃油车市场的“黄昏”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这无疑是一张时代的考卷。

2025款揽巡“明降暗升”?配置缩水,消费者该擦亮眼!-有驾

揽巡此番改款,并非增添新意,而是能省则省,能抠则抠。

它似乎放弃了追逐最新的潮流,转而将重心放在维系现有的燃油车消费者。

它能否在这场汽车行业的百年变局中持续前行,就看还有多少人,愿意为这“最后一台”燃油SUV,慷慨解囊。

市场从不等待,更不会怜悯那些跟不上节奏的玩家。

这车市的潮水,只会滚滚向前,谁若停滞不前,谁就可能被无情地拍在沙滩上。

我们用车社,就是要将这些市场风向,这些品牌策略,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伙儿说明白,买车这事儿,可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小聪明”给忽悠了。

毕竟,车是拿来开的,不是拿来供着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