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街头的SUV变多了,尤其是那种气场两米八开外、车标上带着HUAWEI的小金字的,就是问界那一挂的?

一眨眼,问界M8已经在大街小巷爬满了,M9反倒没之前那热乎劲。

为什么呢?M8销量“大丰收”、M9数据不太给力,俩款貌似一个爹生的车,怎么差距就这么来了?

这事儿真有点像“亲兄弟明算账”,车圈的大戏,一波三折,看着热闹,背后的门道其实比你想的还复杂。

问界M8和M9,本来就是套娃兄弟,块头差不多,长得也都算一挂的。

一个五米二的大家伙,轴距三米一,听起来就已经“霸气外露”了。

但要说吸引大家掏腰包,最关键的还得看价格。

M8一上市,猛地就比M9便宜小十万,理想L9、腾势N9也都要退一边去。

能花更少的钱买到堆满配置的大家伙,这事厚道。

谁愿意花冤枉钱买个阉割套餐啊?

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有驾

真理很简单:人比人,货比货——M8顶配的性价比一看就扎眼,M9的入门款瞬间不香了。

说到底,配置谁不爱?全新激光雷达标配在全系,顶配还再添一把力,毫米波雷达啥的全备上。

这才叫不藏着掖着,消费者也不是一根筋。

想省心选M8,还顺带把M9那点儿入门款流量也分流了。

但你要问销量咋就不一样?还真得仔细算算账。

M8刚上市的时候,首月一两千台不出意外;可到了第二个月立刻爆发,直接一万二千多,第三、第四个月持续登顶,每月两万往上冲。

这增速,要搁以前的燃油车时代,那是要上头条的速度。

反观M9,顶峰时差不多一万五千台,现在掉到只剩一万出头,眼看着就要跌破"万"字线,那叫一个肉眼可见的滑坡。

怎么回事?

有人要说,M9是高端,卖得少很正常,可现实一点:准车主盯的是性价比,不是情怀,钱包掏出来那一刻啥都清楚了。

配置和价格一对比——M8直接上位,M9落得个"被动挨打"。

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有驾

说到家用大SUV呀,啥最重要?空间、舒适、配置,还有得体的外形。

这波M8的六座版本抢了先机。

比五座多一排、比七座少一张小窄板;家里三个娃、带着老人还能横着坐、竖着躺,车内场景百变。

第二排俩大座椅,宽敞到能在上面踢正步——当然有点夸张,但意思到了。

能放倒能分开、储物空间要有有、假期带娃去露营都不用愁塞不下。

越往上配,什么零重力座椅、人性化小桌板、豪华小冰箱,想要啥来一套。

消费者可精着呢,追求实用、照顾体验,六座一下就成了主流。

卖家说得也直白:卖十台M8有七台是六座,趋势明晃晃放那儿,不信去4S店排队数去。

说起动力选择,有点意思了。

一边是纯电,另一边是增程。

纯电续航有235公里和160公里两种,听起来也算良心。

但电动车最大问题,还是长途焦虑。

城市里家里有桩那是天堂,短距离通勤又经济又环保,开长了就抓瞎。

增程版本为啥卖得火?

一是加油更方便,长途无忧,二是大电池版充一次跑超远,条件好点的果断上大电池。

类似的选择题其实每天都有人在做。

嫌贵买小续航,愿意多掏点买大电池省心。

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有驾

千人千面,最终还是用车需求说了算。

要说问界的智能系统,华为鸿蒙车机少不了被夸一波:界面流畅,反应灵敏,啥操作都跟得上思维。

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有驾

不管你是切个歌、看个导航、调语音助手,总体还是科技感拉满。

智能驾驶系统标配也是华为的技术底气,但也不能指望AI全替驾驶员下判断,毕竟碰上突发情况还得靠老司机的直觉。

嘴上说"智能一切",心里清楚“方向盘还是得自己管”。

造型这事向来见仁见智。

M8的车头设计一出来就有两派观点,一个说前卫、一个说老气。

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有驾

不过真正在4S店下单的,基本都是三四十岁往上的客户,图个大气沉稳。

偶尔有年轻夫妻带娃来看车,也都中了“够大,装得下”的心思,但再小年轻一点的、玩酷、追潮流那帮,反而觉得差点意思。

酸一句,设计这玩意儿和审美本来就主观,有人喜欢浓妆艳抹,有人追求低调内敛,没毛病。

还有老生常谈的价格战。

别的品牌动不动促销、减配、玩套路,价格高了还舍不得给用户配好配置。

但问界M8这回几乎没藏着掖着,激光雷达全系就位,配置堆满,花的明白、用的明白。

消费者回头一问圈里人:“这车咋样?”出口就是一句“靠谱”。

配置越实在,水分越少,销量越稳。

这也算是对当下“买车越来越理性”的真实写照。

看看最近的提车热度,4S店门口跟庙会似的,试驾队都排到了马路牙子。

年轻的小两口领着娃,后面跟着老两口,一大家子人挨个坐、轮流感受二排越野座椅。

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有驾

老少皆宜的车厢空间,谁都不嫌挤。

而且现在换车、二次购车的比例在拉升,旧车一卖,认准高性价比的新款,一顿操作猛如虎。

订单拉满、要排队等车了,不着急都还得等上小半个月,有那味儿了。

当然,缺点也没有藏着。

纯电续航高的版本,价格略水灵,家里要是没条件装充电桩还真会纠结。

城市充电网不过是遍地开花,真要跑远途,图省事还得加油,增程的现实意义就出来了。

电动车狂热的终极问题——“续航焦虑症”,没电桩那是真难治。

这不是吹,是真实场景太常见。

再说,哪家车厂会劝你不用他自己家的快速充电,现实点儿,油电混动还真是过渡期的解药。

你仔细琢磨,问界M8和M9这对兄弟其实各有所长。

M8凭高性价比、六座配置和良心堆料在市场上狂揽订单;M9站在高端却有点水土不服。

以前选车讲究溢价感、品牌声望,现在人实在多了:价格透明、配置够用、空间大,才算物有所值。

这个趋势,让车厂没法再靠几句广告词就套走韭菜。

大众觉醒,开始把目光从“花架子”挪到实际用车体验。

M8的爆款,一方面是挤掉了自家M9的主力客户,另一方面是国内用户需求成熟后的必然结果。

花钱的都不是傻子,市面上的减配套餐、虚标续航什么的都被一眼识破,能卷出这种诚意产品,难怪排队都想买一辆。

当然,市场永远在变。

问界M8今天销量登顶,明天就有新对手来叫阵;新势力混战,价格战、配置战、服务战一波连着一波。

但目前六座大空间和靠谱配置,成为主流选择那是真的。

对于那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车主来说,问界M8就像是一道综合题,答对了市场心态。

问界M8凭六座优势成爆款,高性价比令同门M9销量“被动挨打”-有驾

现在想买车的朋友,别再一头扎进“谁火买谁”的老路,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需求,兜里钱要怎么花,别被广告洗脑,要有点主见。

不看浮云看本质,买车不能只图新鲜,真正适合的才靠谱。

那说了这么多,你觉得下次去4S店,问界M8的六座会是你的菜,还是你还摸摸荷包心跳犹豫?

你选车时到底最看重啥?大空间、高配置、品牌,还是其他?

一块儿来聊聊。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