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宝马五门电动掀背车i1的非官方效果图曝光,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宝马也终于要在小型电动车市场上发力了? 咱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电动车这事,宝马其实不算太早起,反倒是特斯拉、比亚迪这些都已经把市场啃了一遍了,宝马这回的i1,怎么讲,也算是要补作业了。
先说说为啥宝马非要2028年才推i1。眼看着现在路上的新能源越来越多,“油车守夜人”都快成稀有物种了,宝马这几年新能源的动作虽然不少,可真正在中国和全世界市场通吃的还是燃油的3系、5系。但你别看他们现在慢吞吞的,其实背后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细。2028年才推新车,考虑的就是电动化转型不能“半拉子工程”,既要吃老本,还得等自家科技再成熟点,不能跟着狼群都去抢肉,结果没抢过还崴了脚。
提到这次i1的外观,现在流传的非官方渲染图,你要说好看,那倒还真挺顺眼——线条确实流畅,比起过去的宝马电动车,显得年轻活泼了不少。宽双肾格栅亮相,说明宝马也挺懂得本家饭怎么炒。其实老宝马粉丝对格栅情结一直很深,有人说,格栅决定了宝马的脊梁骨。现在SUV用竖直格栅,轿车都改回宽格栅,这种“小心思”换到i1上面,既有传承,又不会跟自家“跨界兄弟”撞脸,这算是电动化的“宝马味”没丢。
有时候我们看车,光看正面不行,还得看看屁股。尤其掀背车,尾灯做不好,那种“驼背感”一下就显出来。此次效果图里的高位尾灯挺时尚,但说句实在话,这几年新车尾灯玩花的特别多,可没几个真能比得上宝马老款的那种精气神。宝马其实也意识到这点,后来的i3路试车,尾灯效果就低调不少,显得更协调。说白了,车灯这种东西,和人穿衣服一样,不是越闪越好看,合身才出彩。
聊到这,此刻咱可以停下来问一句:为什么宝马还要坚持后驱? 其实你去路上问问老司机,八成会告诉你,宝马的驾驶乐趣很多来自后驱。地盘、动力的分配,都更接近他心里的“人车合一”。现在i1直接放弃油机,全面电动化,但还专门保留后驱,这种执念就相当于厨师做菜,再新弄个电磁炉,也得原汁原味用自己看家的手法。宝马还是明白“自己粉丝图个啥”,不会一股脑全换掉。
不过说到数字效果图,其实可不只宝马,市面上太多概念渲染了。每次车展网络图片淹没朋友圈,多少都是画师的作品,厂家未必认可。你看宝马没正儿八经官方发声,就是怕一锤定音后,变化太多转身来不及。但这种效果图其实就像“给菜上面撒点葱花”,能吸引吃货闻着香,就是没啥底气。咱们现在看着i1挺美,但落地量产那一天,八成还有一堆“你变样了”的吐槽等着它。
问题又来了,小型豪华电动车这盘棋,宝马i1到底值不值得等? 小型车的空间、续航、配置啥的,这几年比亚迪、小鹏、哪吒、零跑都在堆料。门槛早就稿低了,你真说靠“外观”、“操控”、“品牌溢价”就能卖高价?市场早不像二十年前了。宝马的优势在于调性和信仰,懂的人会吃那一套。不懂的,直接问一句“凭啥比比亚迪贵一倍?”你还真一时半会答不上来。2028年再看,新能源技术还在换代,届时特斯拉是不是早已掏出了第N代Model 2、国内厂商又整出了一堆智能黑科技?宝马这一步,到底是谨慎还是太保守?
曾经有一位老车迷说:“宝马是有机械信仰的”,也有人反问:“电车时代,这信仰还能值几个钱?”这句话挺能概括现在宝马i1将要面临的处境。当年E30、E46时代,人们痴迷的是操控传承,是那种你踩下油门轮胎轻轻打滑时的畅快。到电车时代,同样的钱你能买到更快的提速,更全的智驾系统,更舒服的后排座椅。可机械与操控的魅力,是否会逐渐被时代淘汰,成为“上一代人的浪漫”?宝马i1如果不变,也许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电动车”;可要是变了,又有多少人买账?
再扯远一点说,这两年新能源车市非常热闹,大家拼的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一句话:“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功能和体验”。智能互联、辅助驾驶、甚至整车OTA、交互大屏——一辆车就是个大号手机。相比之下,宝马的“纯正后驱”这样的传统优势,可能真不太吃香。老一代人看重底盘,新一代人要的是玩具和智能,这种转变,就好像诺基亚曾经牛气冲天,转身没人用一样。
不过如果你真拿宝马i1和比亚迪海豚、小鹏P5这类车掰着指头比参数,比配置,比价格,宝马还真不见得讨好。可是你让宝马放弃自家气质,做一台大路货又不甘心。宝马的电动车没别的优势,但有自家调性,有传统的设计语言,有品牌溢价,更有一批情怀党。不差钱还认牌子的那帮人,永远都是市场的小年糕。i1要是真按着官方今天的调性开发出来,估计又是一块万年“冷门神车”——小众但忠实。
再说回来,宝马为何不选择一步到位,直接做热销产品? 为什么不一上来就推出国产化、价格友好、配置爆棚的i1,和国产厂商硬碰硬?原因很简单:宝马这类豪华品牌,如果把门槛弄太低,自己形象先塌房,老粉丝都要骂街了。就好像老字号的包子店,也想开快餐,但真这样干,恐怕生意不咋地,名声牌坊毁得倒挺快。宝马这步棋,下得其实还是讲究一个沉稳。等2028年新能源市场洗得差不多了,剩下有实力的玩家的时候,再拿自家最能打的本事出来,既不掉价,还容易收割“最后的韭菜”。
你再看看现在那些新能源汽车的新锐品牌,确实玩得溜,但真能活到2028年还风生水起吗?车圈就是这样,风口使人飘,市值说变就变。宝马慢慢来,反而显出车圈老炮的耐心。说实话,这种做法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毕竟,汽车不是手机,技术的进阶、口碑的积累,真没法一口气吃成胖子。
最后问题又来了,宝马i1会不会成为宝马转型的拐点? 你把格栅做回宽的,尾灯改得更协调,动力保留后驱,讲了很多情怀,但市场认不认?其实,这事儿谁也说不好,也许到时候真的开上了,会有一批“忠粉”买账。但更大的市场能不能打开,还真是悬着的。宝马接下来要做的,也许不是单纯地造另一辆电车,而是思考怎么让自己的机械灵魂能和未来“智能电车”融在一起,别让传统成了枷锁,也别丢掉属于宝马独特的那份自信和底气。
说到底,每次宝马出新车,咱们也可以抛出最后一个问题:你会为信仰买单,还是为配置买单? 市场一直都有两派,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宝马i1,要成神车还是沦为陪跑,就看它真正面对市场时,能不能把自己的底色和未来科技结合到位吧。2028年那会,别的不知道,大伙还是得有点念想:宝马还能不能让人再“心动”一次?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