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为什么还要分落地价和裸车价

买车时,裸车价与落地价为何不同?一文为你讲清楚

最近有朋友准备买车,满心欢喜地去 4S 店看车,结果被各种价格术语绕晕了。一会儿销售说裸车价,一会儿又提到落地价,这两个价格到底啥区别,为啥买车得分这两种价格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裸车价,它其实就是车辆出厂时的基本价格,不包含任何额外费用,就好比你买个手机,手机本身的售价就是 “裸机价” 。4S 店一般会参考厂家指导价,再结合市场行情、车型热度、库存情况等,制定出裸车价。比如一款热门新车刚上市,可能裸车价没啥优惠;但要是车型上市一段时间了,市场竞争激烈,或者店里库存多,裸车价就可能有较大幅度的折扣。像某些合资品牌的轿车,刚上市时裸车价坚挺,过个半年到一年,优惠个一两万都有可能 。

那落地价又是什么呢?落地价就是你把车买回家,能合法上路所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总和。它可不只是裸车价,还得加上购置税、保险费、上牌费等一系列费用。这么说吧,裸车价是基础,落地价才是你最终实实在在要掏的钱。打个比方,你买了个裸机手机,要正常使用,还得买手机壳、贴膜,办电话卡套餐,这些费用加起来,就类似汽车的落地价 。

买车为什么还要分落地价和裸车价-有驾

为什么买车要分这两种价格呢?从商家角度来看,裸车价相对透明,利润空间有限。而落地价涵盖了多种费用,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大多了。像保险,4S 店一般会和保险公司合作,推荐你购买全险,这里面就有一定的返佣;还有上牌费,自己去车管所上牌可能就一两百块,但 4S 店收个一两千都有可能 。通过落地价,商家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了解这两个价格的区别非常重要。如果只关注裸车价,很容易被商家套路。有些不良商家会用超低的裸车价吸引你进店,等你决定买车了,再在落地价的其他费用上动手脚,让你防不胜防。所以买车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落地价,和销售把每一项费用都谈清楚,别稀里糊涂就签了合同。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一辆指导价 15 万的车,优惠后裸车价 13 万。购置税一般是裸车价除以 11.3(目前政策),大概 1.15 万;保险全险算 5000 元左右;上牌费自己去办 200 元,如果让 4S 店代办 1000 元。这样算下来,落地价就是 13 万(裸车价) + 1.15 万(购置税) + 0.5 万(保险) + 0.1 万(上牌费) = 14.75 万。你看,落地价比裸车价高出了不少呢 。

总之,买车时裸车价和落地价的区分,背后既有商家的商业考量,也关系到咱们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只有清楚了解这两个价格,在购车过程中才能保持清醒,不被套路,用最合理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爱车 。你在买车时遇到过关于价格的哪些问题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