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呜——呜——”4月29日上午,伴随着几声汽笛长鸣,由秦皇岛港出发运载6.4万吨煤炭的散货船“鹏安”轮,稳稳停靠在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标志着东营港首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顺利实现首航。
东营港一突堤通用泊位工程是全省沿海港口整合以来批准新建的重点港口项目之一,也是我市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项目位于东营港一突堤西南侧,由中浩建港务发展(山东)有限公司投资13.9亿元建设,遵循“货物装卸全封闭、粉尘零排放”绿色设计的原则,主要建设1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和17万平米陆域堆场,配套建设2个52000平米气膜仓、堆取料机、皮带机、转运站、装船机、门机等设备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765万吨,主要接卸煤炭、石油焦、铝矾土、非金属矿石、矿建材料、其他散杂货等货种。
“此次首航,标志着我们东营港一突堤通用泊位工程项目正式全面投入运营。”中浩建港务发展(山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尚海涛介绍说,“下一步,项目将通过一突堤铁路专用线、东营港疏港铁路并入区域铁路网,实现东营港区煤炭、石油焦、非金属矿石等大宗货物的海铁联运,有效解决东营港区散杂货泊位小、物流成本高、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将进一步完善港区功能,推动东营港向综合性深水大港转型发展,对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具有重要意义。”
港口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东营港在加快推进已建成码头投入运营的基础上,将集中全力推进环抱港池内航道工程、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疏港铁路一突堤铁路专用线等总投资137亿元的11大港口建设项目。”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交通局港口项目负责人李鹏刚表示,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优化泊位结构,完善港区功能,满足腹地运输需求,解决长期以来大型船舶无法进出东营港的瓶颈,打通疏港铁路全面运营“最后一公里”,形成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进一步提升陆向辐射、海向通达综合能力,持续巩固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地位,为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强市建设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 张利波 周广学 通讯员 陈仕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