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疯传一组中期改款宝马5系的渲染图,乍一看我还真有点恍惚——这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开宝马坐奔驰”里的德系标杆吗?
前脸格栅变得又扁又长,像被压扁的杏仁眼,尾灯组细得跟筷子似的,内饰更是彻底推翻现款设计,活脱脱像是从科幻片里开出来的未来座驾。
听说这车最快2027年3月就要量产,距离现在还有两年多时间,宝马这么早把消息放出来,怎么看都像是给市场扔了颗深水炸弹。
要说这次改款最扎眼的改动,还得数那张颠覆性的前脸。
以前宝马标志性的双肾格栅虽然逐年增大,但好歹保留着进气功能的底气。
这次直接把格栅压缩成细长的条状,和两侧大灯融成一体,远看活像给车头戴了副未来感十足的墨镜。
有懂行的车友翻出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的设计图对比,发现这分明是把概念车直接量产化了。
前保险杠两侧还藏着三角形的进气口,说是为了空气动力学优化,但怎么看都像是给前脸加了道"战斗妆"。不过老车迷们可能要坐不住了,毕竟从爷爷辈就开始认的"大鼻孔",突然变成这副模样,总有种祖传宝贝被改了姓的错觉。
转到车尾,设计师也没闲着。尾灯组细得像是用绣花针刻出来的,中间用一条纤细的灯带贯穿,点亮后估计得眯着眼睛才能看清。后包围线条比现款更硬朗,排气管隐藏在黑色扩散器里,乍看还以为是台纯电动车。不过仔细看谍照会发现,测试车前后轮毂样式不同——前轮是电动车的封闭式设计,后轮保留了燃油车的多辐条样式,看来宝马这次是铁了心要玩"油电同框"的把戏。
如果说外观改动还能用"顺应潮流"来解释,那内饰的颠覆性简直让人怀疑宝马是不是换了设计团队。中控台上那块横贯左右的超宽屏幕取代了传统的仪表盘,方向盘变成了带触控反馈的悬浮式设计,连空调出风口都藏进了隐藏式格栅。最绝的是那个3D全息投影的HUD抬头显示,据说能像科幻片里的钢铁侠那样,把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在挡风玻璃上。不过老司机们可能要犯愁:以前摸着机械旋钮就能盲操的功能,现在全得靠触控和语音控制,这就像让习惯用算盘的人突然玩转平板电脑。
宝马这次玩这么大的底气,显然来自新能源市场的步步紧逼。看看国内新能源车市,极氪007用800V平台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问界M9的智能座舱能实现车家互联,智己L6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直接对标特斯拉。反观宝马引以为傲的操控优势,在电动车瞬间扭矩和线控底盘面前,似乎也没了往日的光环。更狠的是价格战,30万出头就能买到顶配的国产新能源,而现款5系入门款落地都要35万往上了。
不过要说宝马彻底抛弃传统也不尽然。虽然内饰搞起了全触控,但保留了经典的霍氏拐角;宣称要全面电动化,但中期改款依然提供2.0T和3.0T燃油发动机。这种"油电双修"的策略,就像穿着西装跳街舞——既要保持体面,又想跟上潮流。特别是插混版车型,纯电续航直接冲到150公里,比现款翻了一倍不止,估计是想用"燃油车价格+电动车续航"的组合拳来抢市场。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改款,消费者倒是分成两派吵得热闹。科技爱好者们摩拳擦掌,就等着体验传说中的视平线投影和AR导航;老车主们却忧心忡忡,生怕宝马彻底变成"电动玩具"。其实仔细想想,这种纠结早该料到。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不是诺基亚做得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宝马现在面临的困境,本质上和当年诺基亚转型一样——既要守住积累百年的机械底蕴,又得追赶日新月异的智能浪潮。
对于想买车的朋友,我的建议是:真不差钱又追求新鲜感的,可以等等看这套iDrive X系统到底有多神;如果更看重实用性和保值率,现在入手现款5系绝对是明智之选。毕竟等三年时间,足够让新能源市场再变天,到时候新车上市价格跳水也不是没可能。更何况现款5系现在优惠力度大,入门版落地不到35万就能坐拥百万级气场,性价比简直离谱。
看着宝马5系这次孤注一掷的改款,突然想起那句老话:"不破不立"。在这个电动化、智能化席卷全球的时代,就算是百年豪门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只是不知道当宝马彻底撕掉"驾驶者之车"的标签,变身成移动智能终端的那天,我们失去的究竟是德系豪华的灵魂,还是拥抱未来的门票?评论区聊聊,你觉得传统豪华车该不该彻底电动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