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上海话版:这个花头蛮有意思额

额侬晓得伐,去年8月份,奥迪这家德国豪车公司突然搞个大动作

竟然直接把布鲁塞尔那边的工厂关掉了

老实讲,那批工人们一下子变成了失业大军,差不多有七千五百个人,像被一盆冷水泼到

想象一下,平时每天穿梭工厂门口的兄弟姐妹们,突然间就要四处找新饭碗

阿拉觉得,这事说轻点是“企业搬迁”,但其实就像是在打“生死牌”一样

但话说回来,跟着这个大动作,阿拉还听说了个大消息:一笔46亿美元的巨款

正往美国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跑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这地方老有意思,马上要建一座年产能二十万辆电动车的超级工厂

你说,这不是普通的投资

根本像在赌一把未来汽车市场的“龙头宝”

额想,这个布局,真是“花头”多得很,既要应对全球市场的压力,又要在美国本土站稳脚跟

试过觉得老灵:奥迪的困局到底有多难

你晓得伐,奥迪这次的动作,看似简单的迁厂

其实背后藏着一堆“坑”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去年上半年,奥迪在美国市场吃了不少苦头——主要还是关税搞得“火冒三丈”

特朗普那会儿,突然摆出个25%的关税,把奥迪在墨西哥的Q5车子变成了“天价货”,成本直线上升

财务报告一出来,居然直接说关税就占了他们净利润的37.5%

你说,这个压力大得不要不要的

更让人心疼的是,美国商务部还暗示关税可能会再涨到30%,意思就是“你们别想轻松拿货”

这下子,奥迪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了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再说,欧洲市场也不太平,2025年第二季度,BBA(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的新能源车销量竟然暴跌12.3%

而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订单却蹭蹭涨了个67%

你想,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还在“掉队”

连传统的“金矿”都在逐渐流失

而且,德国的工程师还在实验室里调试高大上的毫米波雷达,想帮车子搞个“自动泊车”

可中国的车企已经在挪威街头秀“自动停车”技术了

这就像是,咱们上海弄堂里,小孩玩“抢椅子”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中国车企已经在欧洲“抢地盘”了

阿拉觉得,真是“这不是扩张

▎美国的算盘打得啪啪响:真金白银拿出来的豪赌

你侬晓得伐,奥迪之所以选择把工厂搬到田纳西州,除了那边离现有工厂近,供应链可以“共享”,还能省掉两年时间,老实讲

再加上,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给每辆车补贴几千美元,奥迪一算,哇塞,补贴和关税的“组合拳”

居然让他们觉得“这个锅值得吃”

在查塔努加建厂,除了免关税

还能获得7500美元的联邦补贴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按年产二十万辆算,光补贴就能“回收”十五亿美元

你看,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但,事情也不全是好事,华盛顿那边还规定,电池的原料必须有40%来自美国或跟美国“友好国家”,这就跟“重新整供应链”一样

而且,奥迪还跟特朗普的团队“暗中打算盘”,用四十六亿美元的投资做“筹码”

想换取墨西哥工厂的关税豁免

这场“赌局”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心机”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如果搞成,奥迪就可以在北美两大基地“活起来”

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可以“抢回来”

不过,这一切的风险也蛮大:美国南部虽然“成本低”

德国那边的“工匠精神”,能不能“带到”田纳西

如果生产线变得“普通化”,那奥迪那“溢价”还能坚持多久

这就像是“豪车的弄到最后一根稻草”,不能不说蛮“软弱”

▎中国车企的“闪电战”把奥迪弄得焦头烂额

你侬晓得伐,奥迪宣布建厂那天,比亚迪已经在瑞典开了第八个欧洲销售中心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这个细节一出来,阿拉就明白了:德国人还在为关税争来争去,转头中国车企就已在欧洲“扎根”了

两年时间里,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蹭蹭涨”,比亚迪在匈牙利的工厂生产的车,占了东欧市场的15%

这个“份额”真是“吓死个人”

更让人“担心”的,是技术的“差距”

奥迪那“数字灯光”还在宣传,结果中国新车“标配”城市领航辅助系统,这差距一拉开

一位德国的技术负责人私底下感叹:“这就像80年代日本车打败底特律一样,汽车的价值体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奥迪的“尴尬”就像是在“舞台中央”被“突围”,一边还在美国“抗衡”中国车企的低成本优势,一边在中国“苦追”智能科技

为了挽回中国市场,阿拉还听说,一汽奥迪和华为合作搞“智能座舱”

上汽奥迪则和Momenta合作搞“自动驾驶”

这就像“师傅带徒弟”,老一辈的“高手”向年轻“学生”请教

真是“戏码”得蛮有意思

布鲁塞尔工厂关闭的“警钟”也在欧洲“敲响”,德国金属工业工会还报告说,奥迪“西迁”可能会“带走”三百家配套供应商

差不多五万个“饭碗”都要跟着“跑掉”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欧洲的“暗流涌动”:产业空心化在逼近

你侬晓得伐,欧洲这边的汽车产业链正“暗暗”出现“裂缝”

宝马、奔驰虽然没说“要走”,但他们的动作“蛮耐人寻味”

奔驰那边把GLC的生产线“搬”到美国阿拉巴马州,宝马也在南卡罗来纳“加班加点”

你想,这些“隐形的迁移”一旦成了“趋势”,欧洲的汽车产业“链条”就可能“断裂”了

更讽刺的是,欧盟还在为“绿色新政”争个“你死我活”

要求到2035年“禁售”燃油车,这个“口号”听起来蛮响亮,但其实让车企投入巨资研发电动车

结果“产能外流”的麻烦却越来越严重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中国靠“电池产业集群”吸引特斯拉,美国用“补贴”招揽奥迪

欧洲只剩“环保口号”和“失业救济”

这场“46亿赌局”,背后其实藏着“三重风险”

第一,政策变脸的风险:特朗普放风,说可能把关税推到30%

而美国国会也在“酝酿”修改补贴的“细则”

第二,劳动力的难题: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要查塔努加的工厂时薪提到42美元,比本地平均工资高出67%,这“涨工资”不算,还得“找人”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像特斯拉在柏林工厂也遇到过“延期两年”的“难题”

第三,市场的“迷雾”也很浓:大众希望新厂能让美国销量“翻番”到四十万辆,但今年上半年奥迪的在美销量还不到十万,面对特斯拉降价、通用福特的“拼抢”

美国消费者到底会不会“买账”

▎结尾:这个“赌局”像极了全球的“棋局”

你侬想,查塔努加刚刚亮起第一盏“灯”,布鲁塞尔那边的七千多“工友”还在“刷简历”找新活路

反过来,田纳西州的官员夸奖说,建这个新工厂能“创造”三千个“高薪岗位”

但从未提及“这钱”是“纳税人”出的钱

用“自己人的血汗钱”去“补贴”德国车,还让这些“豪车”在“自己国家”抢“本土车企”的饭碗

奥迪迁厂大动作,46亿美元布局美国,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额觉得“这个逻辑”真是“老灵老灵”

这套“套路”,在特朗普吹“制造业回流”的“故事”里

奥迪的“进退”,其实也是全球化“裂变”的“缩影”——一边“迎合”美国的关税,一边又“怕”中国的电动“潮”,还得“哄好”欧洲的工人

真是“走钢丝”走得“紧巴巴”

当查塔努加“出第一辆电动车”时,德国汽车那“百年神话”,恐怕已经被“46亿美元”打得“支离破碎”

像是“一盆冷水打醒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