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风云T11的预售发布信息,我突然觉得这车还挺有意思的。帮大家整理一下它的外观、内饰、空间和一些配置,顺便说说我感觉哪点值得注意,是否真正值这个价。
先说外观。这个T11的造型我一开始没啥感觉,挺方正的,没那种流线型炫酷氛围。前脸的大型立柱格栅挺醒目,跟很多SUV不一样,不走那种飞翼或者战斗路线,反而偏向稳重大气。一体大灯用的双C造型,个头不小,看起来会比较有科技感;旁边的轮毂(我查了下,20和21寸的都有)也是用的豪华点的多幅式,看起来有点豪车范儿。车身侧面,镀铬装饰条把车窗轮廓装饰得挺豪华,空气动力学方面也考虑了,车窗完全跟后A柱平齐,变得流畅多了。尾巴没啥新意,用个贯穿尾灯,标准保守打法。你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还行,毕竟也是一台SUV。
没跑题,先思考一下:这车到底适合什么人?我估摸着,可能是家庭用车,特别是喜欢空间大的家庭。对比同价位,比如CR-V、汉腾、传祺GS8啥的,风云T11似乎在配置和空间上有一定竞争力(估算:价格区间大概在19-25万左右吧)。这个价格也不是低的,特别是考虑到它的配置。
接着说内饰。这个最大亮点我觉得是大联屏——30英寸的,居然没有黑边隔断,颜色看上去很大气。你一坐进去就会觉得科技感扑面而来,副驾还支持分屏,片子开给副驾看,导航帮主驾,也没人会反对。材料方面,硬塑料几乎看不到,都是软包材质,手感很舒服,特别是中控的按键那种切割面,像钻石一样细致。座椅包裹性也不错,坐着很舒服,感觉像上班族里的老板椅。这个设计,细节考虑得挺到位,至少让人觉得用心。
可是会不会有人觉得,30寸大屏太炫,实际上也很占空间。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其实很多配置还是和国内大部分SUV一样,没啥特别黑科技,此地无银三百两。你会想,买这车是冲着看着炫还是实际用的?嗯,这就得看每个人需求了。
空间方面,我得说,这台6座车挺考验空间布局。二排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前后调都可以,我身高175,调整到我舒服的位置,头上还有两拳的空间,腿也能随意翘,挺宽裕。而且,坐三排的时候,靠背还能倾斜,腿还有半拳余量。你知道,我们这种中年司机都怕坐久了难受,但这个座椅设计还算让人满意。储物空间够用,按一下按钮还能一键放倒后备箱,折叠后空间竟然能拓展到798升——这比很多同级别的SUV都要大。是不是很有户外露营场景的味道?我还记得我朋友说:这车空间用起来比我想象中还大。还是要强调:空间利用率是不是最大化了?这得看细节设计。
来个比对:同门的车,比如传祺GS8,价格区间差不多,但它的内饰用料更硬,对比起来,风云T11的软包和软触感真的有优势。实际开起来,动力和操控还不知道,得等后续试车。我觉得用料差别还挺明显。
说到配置亮点,安全配置倒是很用料实在,全系标配11个气囊,特别是后备箱那气囊,考虑到第三排乘客安全,挺细心的。隔音方面,前玻璃和车窗都用的是双层夹胶玻璃,噪音控制不错(这点很关键,因为我觉得大车跑起来风噪胎噪总能寻到你)。音响方面,科大讯飞合作打造的伯牙音响系统,声场效果挺棒的——还记得我朋友开完评价像个小型家庭影院。
也有一些槽点。比如说:电池用的是国轩高科,虽然品牌还算靠谱,但相对宁德时代来说,知名度稍弱。根据估算,低配版本的电池容量只有33.68kWh,不算大,只能跑个估算里程300-400公里(没细想过,估计要看用在纯电或混动上)。续航能力,如果只纯电,会很吃亏。
这是我自己猜测:这个车偏向油混或者插混,毕竟电池容量不大,纯电续航不突出。这点在实际使用中挺关键——如果你是都用电驱的人,可能会觉得这配置不够,但如果是油+电两用,也是个考虑点。
有个细节我还记得:我刚才翻了相册,看见车内的座椅缝隙设计,挺细腻,但后车门的玻璃为什么没有用双层夹胶?这是个疑问。难道深究起来,可能是成本考量?还是为了留空间给某些设计?也说不准。
至于那9.2万选装的冰箱,用的人多不多?我觉得基本上没几个人会专门加装它吧。开车带冰箱,可能用于热天运水果或者牛奶,但对我而言,买这台车的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太在意。
辅助驾驶:我查了下,搭载的猎鹰500、700平台,反应速度一般,不算领先。每次试车时我都觉得,硬件配置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响应还是差点意思。可能是受限于芯片算力,也可能是软件还没到位?这块真是市场上硬件堆料越多,反应越快得例子。
关于价格。官方预估区间在18.88万到24.99万之间。这个范围看得出,风云也想和价格亲民,但配置还过得去的策略。你觉得呢,价格在这个区间,值不值得买?我自己心里其实没有底,毕竟还没有实际的试驾感受,但按产品硬件和配置,我觉得还算有性价比,但没想象中那么爆炸。
对了,放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准备换车的家庭主力,这样的空间和配置会是你想要的刚需吗?还是觉得看中的是其他品牌的更纯粹乐趣?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