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型的故事会,每天都有人拿着PPT,声泪俱下地讲述着关于梦想、颠覆和未来的宏大叙事。香槟开了又开,钟敲了又敲,一波又一波的财务自由神话,被精心打包成都市传说,喂给那些渴望一夜暴富的灵魂。听多了,就容易上头。
但你把目光从那些闪光灯下的“明星公司”移开,去翻翻角落里,总能发现一些画风清奇,甚至有点“土味”的存在。它们不讲故事,不谈生态,不说闭环,就安安静静地在那里,用一种近乎枯燥的方式,把钱赚了。
比如最近登陆上交所的大明电子,就是这么个主儿。
你听这名字,大明电子。一股浓厚的、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下一秒就要掏出一台VCD,播放一曲《走进新时代》。你要是光看名字,大概会以为这是个在华强北卖手机贴膜或者倒腾二手主板的柜台老板,发了家,搞了个公司。
实际上呢?人家是给汽车做配套的。做的还不是那种一听就很性感的,比如自动驾驶芯片、激光雷达、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之类能让投资人当场高潮的东西。人家做的是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
说人话就是,你车上的窗户怎么升降,座椅怎么调节,后视镜角度怎么动,车门落没落锁,这些事儿,归他们管。
是不是感觉瞬间就“不高级”了?这玩意儿有技术含量吗?这玩意儿能撑起一个IPO吗?这玩意儿也能叫“核心科技”?
朋友,这就是典型的“性感偏见”。
你觉得造火箭性感,但给火箭拧螺丝的就不性感。你觉得开发一款APP性感,但给APP服务器提供稳定电源的就不性感。你觉得在CBD顶级写字楼里喝咖啡谈几百亿的并购性感,但在城郊工业园里,吭哧吭哧打磨一个精密零件,就不性感。
可现实的魔幻之处就在于,商业世界的运转,往往不靠性感,而靠刚需。那些你平时根本注意不到,甚至觉得有点“笨”的环节,恰恰是整个链条上最硬的骨头,最稳的基石。
大明电子干的,就是这种事。它就像汽车这个庞大有机体的“末梢神经系统”,不负责思考,但负责执行。大脑(车机系统)说“开窗”,它就得保证窗户能准确无误地打开。大脑说“座椅后移”,它就得保证电机能平稳顺滑地把你的屁股送到位。
这种活儿,单看一个,技术壁垒好像不高。但当你需要给成千上万,乃至数百万辆车,提供稳定、可靠、不出错的执行部件时,这事儿就变得极其恐怖。这考验的不是一瞬间的灵感迸发,而是长达数十年如一日的工程能力、品控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没有捷径,只能靠时间和汗水硬生生堆出来的护城河。
所以你看它的客户名单,简直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半壁江山。长安、上汽、一汽、比亚迪、吉利、长城、赛力斯……这些国内的自主品牌大佬,都是它的大客户。更骚的是,长安马自达、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北京奔驰、捷豹路虎这些合资厂,也离不开它。甚至,它还杀进了福特、丰田、斯堪尼亚这些老牌外资的供应链。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意味着,无论市场上是自主品牌崛起,还是合资品牌反攻,无论是传统燃油车最后的挣扎,还是新能源车高歌猛进,大明电子都能稳坐钓鱼台。
你买了一辆比亚迪仰望,里面有它的技术。你提了一辆问界M9,里面有它的零件。你换了一台上汽荣威,它还在。它就像你小区楼下那个开了二十年的早餐摊,不搞直播,不玩加盟,但方圆五里地的上班族,早上都得靠他家的包子豆浆续命。任凭周围的网红餐厅开了又倒,它自岿然不动。
这种“通吃”的能力,直接反映在财报上。
翻开财报,数据相当性感。没有那种互联网公司烧钱换吆喝的虚假繁荣,也没有动不动就亏个几十亿等风来的PPT大法。就是那种老派的,一块钱进来,掰成八瓣花,最后还能剩两毛存兜里的踏实感。营收,涨。利润,涨。扣非净利润,更实在,还是涨。这曲线,画出来比心电图还稳,让看多了妖股的韭菜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最大的风险就是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占了营收的一半多。说白了,就是高度绑定了长安、上汽这几个爸爸。爸爸们打个喷嚏,它可能就要感冒。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高度绑定,反过来看也是一种深度嵌入。当你的产品已经成为巨头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你的工程师已经和巨头的研发团队磨合得像一个人,当你的成本、质量、交付周期都做到了极致,巨头想要换掉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叫“甜蜜的烦恼”。
更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堪称一部现代家族奋斗史,还带点赘婿文学的反转味儿。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周明明、吴贤微夫妇,以及他们的儿子周远。周明明是董事长,老婆吴贤微是董事、副总,弟弟周招会是董事、总经理。一家人,整整齐齐,把公司高层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上市前,这一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控制了公司83.5%的股份。什么叫家族企业啊?战术后仰。这就是。
这种股权结构,好处是决策效率高,老板就是天,老板娘就是地,指令下达畅通无阻,劲儿能往一处使。坏处嘛,就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那一套,什么制衡、什么监督,在绝对的控股权面前,多少显得有点行为艺术。
但你再想想,这家公司从1997年一个叫“乐清市正大电子有限公司”的小作坊干起,干了二十多年,从浙江乐清的一个小地方,杀进了全球汽车供应链的牌桌,靠的是什么?可能还真就是这种“我的家业我做主”的拧巴劲儿。
所以,你看大明电子这次上市募资,也就5个亿。跟那些动辄几十上百亿的融资巨兽比起来,简直就是一股清流。钱不多,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拿去建二期厂房,再补充点流动资金。不讲故事,不画大饼,就是踏踏实实扩产能,接更多的单,赚更多的钱。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
当所有人都追逐风口,讨论着AI能如何改变世界,元宇宙何时才能到来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在干着最“笨”的活。他们不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古老道理。他们不关心股价的短期波动,只关心产线上的良品率又提高了零点几个百分点。
这些公司,这些生意,在资本的故事会里,可能永远当不了主角。它们是背景板,是产业链上的螺丝钉,是沉默的大多数。
但正是这些沉默的大多数,用一种近乎偏执的实在,构成了我们这个商业世界的底盘。
性感的故事固然好听,但枯燥的生意,才能让你活得更久。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