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也换标了,双R造型,还会有吸引力吗?
最近朋友圈刷屏的不是哪家又降价了,而是——路虎揽胜换了新Logo。
不是改款,不是中期改款,是55年来头一回,把图形标志给换了。两个“R”字母镜像对称,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菱形图案,第一眼看上去,我差点以为是哪个欧洲奢侈品牌的新款皮具标。这设计,是要跟劳斯莱斯“双R”正面刚?还是悄悄走起“轻奢路线”?
更关键的是,这波换标,背后藏着的可不只是审美变化,而是揽胜从“车型”向“品牌”跃迁的战略信号。我仔细扒了资料,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新Logo:不止是“长得像LV”,更是电动时代的入场券
先说这个新标志——两个“R”镜像拼接,确实一眼就能联想到“Range Rover”。设计逻辑很清晰,但执行上却很有讲究。字母线条极简、扁平化,没有多余装饰,边缘做了圆角处理,整体看起来既有金属质感,又不失柔和。这明显是冲着纯电车型的视觉语言去的。
要知道,电动车不需要大格栅,前脸更干净,图形Logo更容易成为视觉焦点。特斯拉、蔚来、小鹏,哪个不是靠一个简洁的图形Logo立住品牌形象?揽胜这波操作,显然是为纯电版车型铺路,新Logo将率先用于纯电揽胜,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且,这新标不会取代车头那个经典的“Range Rover”英文标,而是作为补充图形标识,用在轮毂盖、内饰饰板、甚至数字交互界面里。说白了,这是在打造品牌资产,让“双R”成为一个可以独立传播的视觉符号。
有意思的是,捷豹路虎还同步发布了“揽胜图案”——一个以新“R”为核心的棋盘式纹理。乍一看,真有点像LV的老花图案。这可不是巧合。在奢侈品领域,重复纹理是品牌辨识度的重要手段。未来这个图案可能会出现在格栅、座椅绗缝、甚至脚垫上,目的就是让揽胜从细节上,跟卫士、发现这些兄弟车型彻底区分开。
从“产品”到“品牌”:揽胜的独立野心
说到这儿,就得提一下捷豹路虎2023年的那次大调整——公司更名为JLR,旗下四大子品牌(揽胜、卫士、发现、捷豹)开始独立运营。
这可不是换个马甲那么简单。这意味着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定位、产品线、甚至用户群体。
揽胜:超豪华SUV,对标宾利添越、劳斯莱斯库里南;
卫士:硬派越野,强调功能性与探险精神;
发现:都市跨界,更年轻、更实用;
捷豹:运动豪华,主打电动化转型。
揽胜这次换标,正是品牌独立战略的延续。过去,揽胜只是路虎旗下的一个车系,现在,它要成为一个独立的超豪华品牌。就像奔驰有AMG,宝马有M,路虎现在要让“揽胜”本身,成为一个高端符号。
现实很骨感:卖不动的路虎,靠换标能翻身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我在终端市场摸了一圈,情况不容乐观。国产路虎车型,卖得真不怎么样。
拿发现运动版来说,官方指导价38.83万,但很多地方裸车价直接干到18.5万。曾经加价提车的极光,现在21万就能拿下。20万买个路虎,听起来是不是很香?
但问题是——香,但没人买账。
为什么?
第一,不智能。
车机卡顿、语音识别不准、辅助驾驶功能弱,这些毛病老车主都懂。新势力动辄L2+、城市NOA,而路虎还在玩“定速巡航+车道保持”的老把戏。消费者不是傻子,花几十万买车,谁还愿意用五年前的交互体验?
第二,国产化后质感下滑。
虽然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工厂工艺不差,但消费者心理上总觉得“进口才够味”。尤其揽胜这种车,买的就是那份原汁原味的英伦奢华感,国产后,这份“尊贵感”打折了。
第三,营销太佛系。
你什么时候看到路虎在抖音、小红书上疯狂种草?BBA天天搞直播、请KOL试驾,而路虎的宣传,永远只集中在揽胜、卫士这两款旗舰上。其他车型,几乎“自生自灭”。
用户怎么说?两位老车主的真实反馈
我特意找了两位路虎老车主聊了聊。
张先生,揽胜车主,开了6年:
“当年买揽胜,就是图它气场足,坐进去像老板。现在嘛……车机是真不行,连个CarPlay都不流畅。但你要说换车?我不换,这车的底盘质感、隔音、座椅舒适性,同价位没几个能打的。就是开出去,别人老问我‘这车现在还加价吗’,搞得我哭笑不得。”
李女士,极光车主,去年入手:
“我就是冲着外观买的,确实漂亮。但日常用起来,油耗高、小毛病多,4S店服务态度一般。最气人的是,朋友都说‘你现在买路虎?不是都快不行了吗?’……说实话,有点后悔。”
从用户反馈能看出:路虎的机械素质、豪华感还在,但智能化和品牌力,已经掉队了。
竞品对比:揽胜的“超豪华”梦,能圆吗?
我们拿纯电揽胜未来可能的对手来对比一下:
车型 奔驰EQS SUV 宝马iX 路虎卫士110纯电(预告)
起售价 约100万 约80万 暂无相关数据
智能化 MBUX超联屏,L2+辅助驾驶 iDrive 8,AR导航 预计将搭载全新车机系统
品牌定位 电动旗舰,科技豪华 运动科技,未来感 硬派+电动,差异化路线
设计语言 流线型,低风阻 封闭式双肾,未来感 保留方正轮廓,电动化改造
你会发现,BBA的电动SUV,走的是“科技豪华”路线,而揽胜如果推出纯电车型,大概率会走“传统豪华+电动化”的路子。新Logo、棋盘纹理,都是在强化这种“经典奢华”的调性。
但问题来了——消费者买电动车,是冲着科技去的,还是冲着“看起来像奢侈品”去的?
Freelander:捷豹路虎的“中国特供”救命稻草?
除了揽胜独立,捷豹路虎还有一个大动作:和奇瑞合作,推出一个叫Freelander的新品牌,专攻中国新能源市场。
这名字你可能陌生,但它其实是路虎曾经的经典车型,定位低于发现,主打年轻化、电动化。Freelander可能是捷豹路虎在中国翻身的关键。
为什么?
因为它不背负“路虎”的历史包袱,可以完全按照中国用户的喜好来设计——大屏、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全都可以堆上去。相当于给JLR在新势力战场,安了一个“特洛伊木马”。
如果Freelander成功,反哺揽胜的电动化转型,也不是不可能。
这波换标,我给7.5分
回到开头的问题:这双R新标,还有吸引力吗?
有,但有限。
我给这设计打7.5分。
加分项:简洁、有辨识度、符合电动化趋势,品牌独立战略清晰;
扣分项:过于保守,缺乏惊喜,和劳斯莱斯撞车,容易让人产生“模仿”联想。
更重要的是,一个Logo救不了品牌。
消费者买揽胜,不是因为Logo好看,而是因为开出去有面子、坐进去舒服、用起来省心。
现在的问题是:面子还在,里子快没了。
最后聊聊:20万的路虎,你还买吗?
现在20万就能买到一台路虎,是捡漏,还是陷阱?
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看重品牌、外观、驾驶质感,且不依赖智能车机,那国产极光、发现运动,确实性价比爆炸;
但如果你追求智能化、低故障率、高保值率,那还是看看BBA的入门SUV,或者新势力的中端车型更稳妥。
换标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是接下来的电动化产品能不能打。
揽胜想走奢侈品路线,可以。但别忘了,真正的奢侈,是细节、是服务、是体验,而不只是一个Logo。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这双R新标好看吗?
如果纯电揽胜卖80万,你会考虑吗?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我上次试驾卫士,导航把我们导进了一条河里……幸好是越野车,不然真成“水陆两栖”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