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篇点题
各位车友,当我第一次坐进全新宝马i5的驾驶座时,不禁在想:这是否真的代表了豪华D级轿车的电动化未来?
作为BMW第五代eDrive技术的新成员,i5承载着宝马对未来出行的愿景。实话实说,在经历了两周近2000公里的深度测试后,这款车给了我不少惊喜,也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今天,我不会向你们灌输纯粹的产品宣传,而是从一位拥有30年汽车行业经验的老兵角度,带来一次不藏着掖着的全方位解析。
2.外观设计:传承中的突破
宝马i5延续了5系家族的优雅商务气质,但在细节处加入了电动车特有的设计语言。前脸依然是经典的双肾格栅,但做了封闭化处理,蓝色装饰条成为电动身份的标志。
车身侧面保持了传统5系的修长比例,腰线流畅有力,车顶弧线优雅下滑至尾部,营造出0.23Cd的优秀风阻系数(比特斯拉Model 3还低0.01)。
LED大灯组采用了全新设计,日间行车灯呈"L"形状,夜间点亮犹如猎鹰的锐利目光。尾部设计相对保守,但LED灯组的光效十分精致。
【点评】相比同门兄弟i4和i7,i5的设计更加内敛成熟,宝马聪明地规避了过度前卫的风险,保证了商务人士的接受度。不过,如此高度的相似性,也让它与燃油版5系难以被路人一眼区分开来。
3.内饰体验:数字化与豪华感的平衡
步入车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贯穿整个仪表台的曲面屏,由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4.9英寸中控屏组成。宝马第8.5代iDrive系统首次引入了悬浮式快捷菜单,这个细节着实提升了日常操作效率。
材质选用上,i5采用了大量真皮、铝合金和木纹饰板,皮质的缝线精致匀称,各部件接缝处理得当,按压各处几乎无松动感。前排座椅提供20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一应俱全,前后排还标配了座椅记忆功能——这一点比奔驰EQE更为大方。
储物空间方面,中控扶手箱深度适中,前门板储物槽可轻松放下1升水瓶,后备厢容积为490L,放倒后排可扩展至1600L,完全满足商务出行需求。
不过,实话实说,宝马将大部分物理按键都移入了触屏,这个趋势让我这个老派车迷有些不适应。空调控制完全触屏化,在驾驶中调节温度需要低头寻找,多少影响驾驶安全。
【专业小贴士】i5采用了隔音玻璃和主动降噪技术,通过喇叭发出与车内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从而抵消噪声,使车内噪音控制在65分贝以下。
4.动力系统:德式电动澎湃有序
测试车型为i5 eDrive40,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最大功率250kW(340马力),峰值扭矩430Nm,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5.7秒。实测中,我们得到了5.8秒的成绩,非常接近官方数据。
这款电机的特点是扭矩输出线性且平顺(简单来说就是推背感不突兀),这与特斯拉追求的那种瞬间爆发的推背感截然不同。宝马工程师告诉我,这是刻意为之,目的是保持宝马一贯的驾驶质感。
84kWh的电池组提供了WLTP工况下590km的续航里程,我们实测高速100km/h定速巡航电耗为16.5kWh/100km,综合工况下电耗约18.7kWh/100km,意味着实际续航约450km。支持最高205kW的直流快充,10%到80%仅需30分钟。
【点评】i5的电动系统调校非常"宝马",没有刻意追求电动车的猛烈加速感,而是保持了精确可控的输出特性,这对于习惯燃油宝马的老车主来说,转换成本极低。
5.底盘与驾控:保留了宝马的驾驶基因
这么说吧,如果闭着眼睛驾驶,很难分辨这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i5完美地保留了宝马的底盘调校哲学。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挂组合,配合自适应减震器,提供了出色的路感和支撑性。
转向系统采用了可变齿比转向,在低速时更轻盈,高速时更扎实。指向性精准,没有电动车常见的"轻飘"感。测试中,我故意在高速连续变道,i5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身手敏捷,车身侧倾控制得当,完全不像一台重达2.3吨的车。
制动系统融合了摩擦制动和能量回收,提供了三级可调的能量回收强度。最高级别接近但未达到单踏板驾驶,这一设计我认为非常合理,避免了驾驶习惯的剧烈改变。
NVH控制是i5的一大亮点,风噪、胎噪控制出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没有像某些品牌那样刻意添加"电子发动机声浪",而是保持了自然的静谧感,仅在运动模式下才会有轻微的合成音效。
【专业小贴士】i5采用了"簧下质量优化"技术,轮胎和悬挂连接部件大量使用铝合金,减轻了非悬挂质量,显著提升了路面过滤能力和操控精准度。
6.智能科技:实用主义的科技配置
i5搭载了最新的iDrive 8.5系统,界面设计简洁,交互逻辑清晰。系统响应速度快,几乎无卡顿。语音助手支持自然语言交互,能够控制大部分车辆功能。一项有趣的发现是,在测试中,连续提出10个复杂问题,宝马的系统正确率高达90%,明显优于主流手机语音助手。
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高速公路和拥堵路况下表现得体,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工作平顺。不过,在车道线不清晰的情况下,偶尔会出现轻微摇摆。紧急制动系统在我们的模拟测试中表现可靠,能够识别行人、自行车和车辆,并及时作出反应。
相比同级别竞品,i5的科技配置算不上惊艳,但胜在实用性和可靠性。例如,增强现实导航系统将导航信息投射在真实道路画面上,大大减少了驾驶员的认知负担。
【点评】宝马的科技理念更注重实用主义,没有堆砌花哨功能,每项功能都经过精心打磨,确保日常使用的可靠性。真香!
7.市场分析:电动豪华D级轿车的新选择
i5在国内的售价区间为53.99-65.39万元,定位明确针对奔驰EQE(52.58-62.58万元)和奥迪e-tron GT(84.88-108.8万元)。
与奔驰EQE相比,i5在驾驶质感和内饰做工上略胜一筹,但续航和充电速度略有不及。与设计更激进的奥迪e-tron GT相比,i5价格优势明显,但动态表现稍逊。
从目标用户来看,i5最适合以下人群: 1. 已有宝马情结,希望尝试电动化的商务人士 2. 注重品牌价值和驾驶质感的成熟精英阶层 3. 追求内敛低调的高级管理人员
不适合的人群: 1. 希望通过外观彰显电动车身份的消费者 2. 对加速性能有极致追求的驾驶爱好者 3. 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
【同级对比】从空间表现看,i5内部空间不及奔驰EQE宽裕;从操控性看,i5优于EQE但不如e-tron GT激进;从科技体验看,三者各有千秋,但i5的交互逻辑最为清晰易用。
8.总结与建议
五大优点: 1. 保留了宝马标志性的精准操控感 2. 内饰用料考究,做工精致 3. 电机输出线性平顺,符合高级轿车定位 4. NVH控制出色,尤其是高速巡航时 5. 科技配置实用且可靠,学习成本低
三大不足: 1. 外观设计缺乏电动车辨识度 2. 触控屏过度取代实体按键,影响驾驶便利性 3. 真实续航里程与竞品相比略显不足
购买建议: 如果预算充足,建议选择四驱版本i5 M60 xDrive,601马力的动力输出带来更富激情的驾驶体验。选装包方面,建议添加驾驶辅助专业套装和哈曼卡顿音响系统,但可以放弃价格不菲的"水晶控制套件"。
综合评分:8.7/10,在豪华电动D级车市场中属于值得推荐的产品。
9.互动环节
Q1: i5的保养成本如何? A: 前4年或10万公里内,基础保养免费。电池组有8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期,超出后更换单个电池模块约2.5万元。
Q2: 家用充电桩安装复杂吗? A: 宝马提供一站式安装服务,普通家庭从申请到安装完成约需7-10个工作日,7kW壁挂式充电桩可实现约11小时充满。
各位车友,关于宝马i5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下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奥迪Q6 e-tron的深度评测,敬请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