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站在4S店展厅里犹豫不决。看着玻璃幕墙外淅淅沥沥的冬雨,手机里存着十来个车型的对比图——预算十三万出头,想买台合资SUV,既要能装得下全家的露营装备,又要省油好开。销售小哥突然拍了拍我肩膀:"哥,要不要试试这台智跑?现在优惠完裸车13.8万,前两天刚有个客户开回老家跑山路,说底盘稳得很。"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开着试驾车在浦东转了两圈。没想到这一试,方向盘上的皮革纹路和油门踏板的回弹感,硬是让我当场签了合同。如今这辆智跑已经陪我跑了3268公里,从黄浦江边的早高峰到皖南山区的盘山道,它倒真成了我家最靠谱的"第四口人"。
第一眼就认准的"硬汉脸"
记得提车那天,丈母娘围着车子转了三圈,指着引擎盖上凸起的筋线直点头:"这车长得精神!"智跑的前脸确实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点阵式进气格栅像武士盔甲上的鳞片,搭配下方银色护板,开在小区里经常被邻居当成二十多万的车。有次停在商场地下车库,旁边宝马车主还特意摇下车窗问我:"兄弟你这车改装过前包围?"
最让我得意的是车尾设计。贯穿式LED尾灯在雨夜里特别醒目,有次接孩子放学遇到大雾,后车司机专门追上来夸:"您这车灯穿透力真强,隔着五十米都能看清轮廓。"不过要吐槽一点,原厂送的脚垫太容易显脏,后来我换了套带智跑LOGO的定制脚垫,现在每次开门都感觉仪式感拉满。
坐进车里像钻进胶囊舱
我身高1米82,开过朋友的本田CR-V总感觉头顶要蹭到车顶。智跑的驾驶座调到最低,头部还能塞下个拳头。真皮座椅虽然不带通风功能,但腰部支撑特别到位——上个月连续开了六小时回老家,愣是没觉得腰酸。
丈母娘最中意后排的"老板位"。她老人家腿脚不便,但智跑后排地台凸起只有半个手机高,上下车特别利索。有回接上三个同事去团建,后排坐满三个成年男性,中间那位还能跷二郎腿。后备箱更是深得我心,上周帮同事搬家,放倒后排座椅后塞进去个1米5的折叠床,关尾门时还有两指宽的空隙。
城里开像棉花糖,上山变牛皮糖
每天从浦东到徐家汇通勤,最怕堵在延安高架上。智跑的ECO模式这时候就显出本事了——油门变得像踩在棉花上,轻轻给油就能跟上车流,6AT变速箱升挡积极得像个模范生。有次在高架上遇到加塞狗,切到运动模式后,发动机嗓门立刻提高八度,转速表指针猛地跳到4000转,超车干净利落。
清明假期带着全家去天目山,连续二十公里爬坡路算是对车子的终极考验。挂着D挡爬陡坡,变速箱会聪明地锁在3挡,发动机声音虽然听着吃力,但速度始终稳稳hold住。最惊险的是过发卡弯时,悬架硬中带韧的调校让我敢放心地贴着弯心走,不像开某国产SUV时总感觉要翻车。
智能配置让人变"懒"
以前觉得车载语音都是鸡肋,直到有次双手端着咖啡上车,顺口喊了句"小度小度,打开空调",没想到这车真把26℃的暖风呼呼吹出来了。现在全家人都爱使唤这个语音助手,连五岁的儿子都知道对着中控屏喊:"小度同学,我要听孤勇者!"
8英寸的中控屏看着不大,但百度地图和CarPlay投屏足够清晰。上周去杭州出差,手机没电的情况下全靠车机导航,路口放大图比手机版还详细。要说最实用的还是倒车影像,虽然画质像十年前的手机摄像头,但带轨迹线的功能让媳妇这个新手司机都能一把入库。
油耗账本里的惊喜
加油站的师傅现在都认识我了——每次92号汽油加200块,表显续航永远在520公里上下浮动。实测下来,市区早晚高峰9.2L/100km,高速巡航能压到7.5L。上个月跑了趟舟山跨海大桥,开着定速巡航以90km/h匀速前进,表显油耗居然降到6.8L。对比同事1.5T的某德系SUV动不动10个油,这辆2.0L自吸的大家伙确实给了我惊喜。
藏在细节里的温暖
开夜车时才发现设计师的用心:门板上的储物格自带限位器,矿泉水瓶再也不会哐当乱响;后排空调出风口底下藏着个12V电源,插上车载冰箱就能随时喝冰镇可乐;全景天窗的面积大到能占满后视镜,有次带儿子数星星,他非说透过天窗看到的月亮比车窗外的更大更亮。
最感动的是春节前那场大雪。从合肥返程时突遇暴雪,高速封路只能走国道。开着智跑在结冰路面上以30km/h龟速前进,ESP介入时仪表盘上的黄色警示灯不断闪烁,但车身始终稳得像在轨道上滑行。凌晨两点摸黑到家时,媳妇看着车身上厚厚的冰壳直念叨:"这车买值了。"
如今这辆智跑已经成了我家不可或缺的成员。周末载着帐篷去崇明岛看日出,工作日接送孩子穿梭在梧桐树影里,偶尔还要客串货拉拉帮朋友搬家。它可能给不了跑车般的推背感,也没有新能源车的炫酷大屏,但那份踏踏实实的可靠感,正是我们老百姓过日子最需要的。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大概就是买车时应该选个更亮眼的颜色——现在满大街的白色SUV里,我那辆钛银灰的智跑,明明可以更出挑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