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汽车集团公司大厂,都是合资公司担负销量,同时也是利润“奶牛”,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进入新能源时代后,自主品牌销量快速攀升,合资公司反而拖了集团销量后腿。
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上汽集团旗下第一大合资公司--上汽大众,上汽集团公布销量快报显示:2025年4月整车合计销量376,517辆,同比增长4.59%,1-4月累计销量1,321,367辆,同比下滑10.65%。
但是,上汽集团旗下两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无论是4月销量,还是1-4月累计销量同比全部是下滑趋势。
也就是说,上汽大众这个曾经的销量和利润双重第一的合资公司,现在成了上汽集团销量拖后腿的存在,月销不足10万辆,存在感越来越差。
为什么上汽大众销量跌跌不休?可能原因很多,但从产品布局来看,不外乎两点。
首先,燃油车基本盘受挤压,产品迭代失速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消费者对燃油车需求减半,转向购买新能源智能产品,上汽大众被逼无奈,推出了带有智能配置的车型,例如途观 L Pro、帕萨特 Pro 等 “油电同智” 车型,但核心升级仅局限于车机系统和辅助驾驶,对比自主品牌的全域 OTA、智能座舱仍显保守。例如,途观 L Pro 的智驾系统仅支持 L2 级,而比亚迪汉 EV 已实现高阶辅助智驾功能。
产品都是断代级的超越,上汽大众燃油畅销车型也无能无力,只有去“跟跑”,不过,4月份帕萨特销量为17411辆,途观L销量为13671辆,两款车月销超万辆,看似还不错,但与燃油车时代销量高峰超2万-3万辆相比,还是有点疲软。
其次,新能源转型滞后,错失市场增长机遇
大众是转型较早的合资品牌,ID产品初期也很吸引人,但长期产品单一,目前仅依赖 ID.3、ID.4 X 、ID.6 X等纯电车型,而插混 / 增程领域布局不足,4月ID.3销量4098辆,ID.4 X销量1900辆,ID.6 X仅有2辆,整体不温不火的样子,与自主品牌新能源月销万辆,差距不小。
另外,ID大众新能源产品,车机系统卡顿、导航体验差等问题频发,用户体验感较差,也是大众新能源产品销量低迷的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市场仅是自主品牌在激烈争夺市场,合资品牌居多还在隔岸观火,苦苦坚守自己燃油车阵地,但对新能源阵地还没有太好的良策,其中就有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接下来该如何破局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