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内部演讲中首次对安徽德上高速发生的SU7事故作出公开回应。这起事故发生于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发生严重碰撞并起火,导致3名乘客遇难。雷军坦言,这场事故的舆论影响“远超预期”,小米团队一度陷入迷茫。
事故背景
时间地点:2025年3月29日,安徽德上高速公路。
事故详情:车辆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发生碰撞并起火,导致三人遇难。
驾驶员接管:事故发生时,驾驶员虽已接管车辆,但仍未能避免碰撞。
雷军的反思与表态
承认影响深远
雷军表示,公众对小米汽车的期待已从“新人宽容”转向“行业领导者责任”,小米必须将安全性提升至行业标杆水平。
技术投入的决心
小米宣布2025年研发投入将突破30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驾驶、电池管理等核心技术领域。
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将于5月底发布,被视为小米在技术研发上的阶段性成果。
直面问题的态度
雷军承诺:“小米不会回避任何问题。”公司将继续配合警方调查并公开进展。此前,雷军已通过微博向遇难者家属致哀,并表示“用行动回应关切”。
后续进展与舆论观察
家属反应:遇难者家属对小米初期沟通效率提出质疑,要求尽快查明事故责任。
行业影响:事故暴露了智能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局限性,业内呼吁完善NOA功能与驾驶员接管的衔接机制。
总结与升华
雷军的公开表态虽然部分缓解了舆论压力,但小米仍需通过技术透明化和实质性调查进展来重建公众信心。这次事故不仅是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考验,更是对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一次警示。
结尾:
“智能驾驶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我们不能忘记,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提醒我们道路前方仍有荆棘。”雷军如是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