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上海车展前夕亮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新成果
凌晨3点的黄浦江边,大众集团用一场科技秀掀翻了传统车企的牌桌。当ID.ERA概念车的激光大灯划破夜空,人们突然意识到:这个深耕中国41年的德国巨头,正在用本土化研发的硬核实力,给新能源赛道上的玩家们上了一课。
一、本土化战略进入"爆兵模式"
大众集团这次玩真的了!直接把全球首发车型的研发权交给中国团队,ID.ERA、ID.AURA、ID.EVO三款概念车从设计到测试全流程在中国完成。特别是ID.ERA这款增程式SUV,综合续航直接飙到1000公里以上,摆明了要跟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抢饭碗。
更狠的是研发速度——CMP平台新车开发周期压缩到34个月,比德国总部快了一年半。大众安徽工厂甚至玩起了"黑科技",用工业CT扫描整车质量检测,原本三天的活现在三分钟搞定。这种"中国速度"让德国工程师直呼看不懂,却完美适配了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更新节奏。
二、智能驾驶开启"外挂模式"
憋了两年的大招终于亮相!大众自研的L2++级智能驾驶系统,搭载了能自主学习中国路况的AI算法。这套系统最牛的地方在于"认路"——上海弄堂里的电线杆、重庆8D立交的复杂路标,统统能精准识别。2026年就要装在10万元级的紧凑车型上,这分明是要把智能驾驶从高端配置变成全民福利。
奥迪这次也祭出杀手锏,A6L e-tron直接把海外版轴距加长132mm,后排空间堪比头等舱。770公里的CLTC续航配上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德系豪华车也开始卷续航了。
三、产品矩阵玩起"排列组合"
大众这次的新车发布会堪比科技春晚:
性能怪兽:奥迪E5 Sportback四门轿跑,3.4秒破百的加速性能,直接把电动车带入3秒俱乐部
空间大师:ID.EVO概念车把中控台变成可移动的"第三空间",座椅能180度旋转开黑打王者
续航卷王:大众安徽的ID.ERA用上宁德时代最新固态电池,冬季续航打折成历史
混动新贵:EA888第五代发动机+电机的插混组合,油耗直接砍到2L/百公里
从15万的家用车到300万的超跑,大众用30款新能源车的产品矩阵,把各个价格段的市场缝隙都填得严严实实。这种"既要又要"的产品策略,明显是吃透了中国人"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的消费心理。
四、供应链开启"中国定制"
藏在新车背后的更大杀招,是100%本土化供应链。合肥建起的45万平供应商园区,聚集了1100家本土企业。从地平线的自动驾驶芯片到欣旺达的钠离子电池,连车机系统都换上了华为鸿蒙。这种深度绑定中国供应链的玩法,让大众新车成本直降40%,难怪敢把智能驾驶下放到10万级车型。
看着展台上鱼贯而出的新车,突然明白大众的野心:他们不仅要当中国市场的参与者,更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当德国工艺遇上中国速度,这场汽车业的世纪碰撞,或许会撞出下一个黄金十年的产业新格局。
(注:文中提及的技术参数及产品规划,均基于企业官方披露信息整理,具体配置以量产车型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