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创汽车总部选址广州而不是深圳,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说句实话,咋一听还真觉得有点不符合常理。谁不知道深圳是“创新之都”,搞科技、搞新能源汽车挺有一套。可合创偏偏选了广州,感觉挺反套路吧?今天就咱们从业内人的角度扒一扒,其实归根结底,有4个很现实但又挺让人意想不到的原因。
先说第一个原因吧,汽车产业的根基,广州比深圳“得劲”多了。有人可能不太明白,说深圳有比亚迪这么大个巨头,能差到哪去呀?这个问题我也曾好奇过,后来有懂行的老手跟我聊的时候提了个关键点——深圳的汽车产业链太单薄了。比亚迪确实厉害,但它有点像“一枝独秀”,周围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没那么集中。而广州不同,广汽集团在这扎根多年,周边的汽车配套真是覆盖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的每一步,就是一个成熟又完整的生态圈。对于合创这种新能源“后起之秀”来说,这种产业环境能省去不少麻烦和成本,是个不小的优势。
接着说第二个原因吧,其实还是成本问题。深圳的房价,那是真贵不说买房租房成本了,企业想弄个地皮建总部,压力可不小。而广州的土地资源就没那么紧俏,成本自然低些。同样的员工,广州的开销也比深圳少点,尤其合创是初创企业,面对的资金压力可真不小。这些省下来的钱,咱分析一下,完全就是能拿去投到研发、市场这些地方,更有用。
是政策支持。这个事吧,可能有人没太关注,但你想深挖的时候就能发现玄机。深圳的政策确实偏向科技创新、互联网产业,但广州呢,汽车是它家的“牌面”,一直是重点扶持产业,政策啥的早就安排得特别细致。研发搞补贴,市场扩张也有支持,还能拿到不少推广资源。合创的车虽说是新能源,但本质还是汽车制造,这么广州的政策不光适配,简直是跟它对上了。
第四个原因,交通位置和港口优势,这就更现实了。广州处在珠三角的“正中间”,旁边连着佛山、东莞这些制造业重镇,物流运输自然顺畅。而且广州港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都方便。你看看深圳,确实不差,是沿海城市没错,但港口的规模和物流辐射力,压根比不过广州。
所以综合看下来,合创看中的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点:成熟产业链、资源成本低、政策支持到位,再加上物流方便,这些东西对企业发展来说可不是小事,都是活生生的优势。咱站在合创的视角如果你是他们,你觉得在哪扎根更合适?
当然了,深圳也不是没机会。它的科技创新氛围、人才资源确实够扎实,吸引企业入驻也不停发新政策。不过呢,所有这些光环对企业来说,这里头还有个“时机”的讲究。特别是合创这种还在起步阶段的企业,有一定局限性,正是要夯实根基的时候。成熟工业配套、成本优势这些,能帮它稳着来。
其实说到这,合创的选择好像看起来挺有逻辑,但从长远这事儿还是放到广州和深圳的大环境之下去琢磨吧。广州毕竟还有小鹏汽车这样的同行入驻,它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已经起来了。深圳肯定不会就这么坐着,最近的动作也挺多,说不准哪天它在政策和配套上补齐短板,咱再来看看会不会另有一番局面。
咱也不能单单盯着企业选址这块。从消费者角度讲,城市间的竞争,会带来更多的选择。而企业之间的竞赛嘛,最后拼的是谁能造出更好的车,能让咱们用得舒舒服服。像合创选择广州,是一步里程碑,咱期待它能像“黑马”一样跑出来,对吧?至于未来怎么样,这个事,咱也不急着下,等着看就是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