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买车不光看牌子和价格,还得看“能源”——你没听错,不是燃油、不是纯电,而是“全能源”。最近,鹰驰全能源系列正式上市,一口气亮出三款新车,直接把“全能源”这个概念给支棱起来了。发布会刚结束,意向订单就冲到了1858台,这数字说实话,有点上头。到底是啥魔力,让这么多潜在车主“真香”了?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我第一时间去探了探底,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这“全能源”到底是个啥,值不值得你掏腰包。
先说说“全能源”这词儿。听起来挺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套动力系统,能兼容纯电、插电混动、油电混动三种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自由切换。你要是住城里,充电方便,那就当纯电车开,安静又省钱;要是经常跑长途,又怕续航焦虑,插电混动模式就派上用场了;要是充电条件一般,油电混动也能让你油耗低到“跌冒烟了”。这操作,是不是有点“我全都要”的意思?关键是,它不是靠堆电池或者换发动机,而是通过一套智能电控系统动态调配,让三种模式无缝衔接。这技术,三电技术确实有点顶呱呱。
先看外观,鹰驰这次的设计语言叫“风影流线”,风阻系数干到了0.228Cd,这数据在同级里算是相当能打的了。车头那贯穿式LED大灯,配上可编程灯语,晚上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说是“灯厂”新秀也不为过。侧面线条流畅,溜背造型加上隐藏式门把手,运动感拉满。我试驾那天下了点小雨,路过一个水坑,后视镜自动调节了角度,雨停又恢复,这小细节,挺上头。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这空间,有点“床车”的潜质。后排座椅能纯平放倒,我1米8的个子躺进去,腿还能伸直,长途自驾完全没问题。内饰用料也挺讲究,大面积软包+环保材料,基本没啥异味。最让我惊喜的是中控那块25.6英寸的4K巨屏,分辨率高得离谱,滑动丝滑,菜单逻辑也清晰。语音助手反应快,我说“我有点冷”,它立马调高空调温度还打开了座椅加热,这波操作,属实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了。
动力这块,我试的是插电混动版,百公里加速5.9秒,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这哪是家用车,简直是“驾驶玩具”。纯电模式下,续航实测能跑18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够用。油电混动模式,百公里油耗才4.3L,比很多小轿车还省,这燃油经济性,让隔壁开“油老虎”的朋友气得蹦起来。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滤震很到位,车辆悬挂系统调得很有高级感,跑高速稳得一批,转弯时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得很自然,侧倾控制得当,安全感满满。
说到智能化,鹰驰这次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我试了高速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从城区上高架,系统能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全程几乎不用我接管,这智能化水平,已经不是“车界网红”那么简单了,是真有料。自动泊车也挺灵,窄车位一把就进,新手司机福音。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先看比亚迪的汉DM-i,老对手了,销量一直顶呱呱。汉的优势是保有量大,维修保养方便,车机系统也成熟。但缺点是设计偏稳重,年轻人可能觉得不够“炸”,而且智能化迭代慢,高速NOA还没完全普及。再看特斯拉Model 3,操控和品牌力没得说,但内饰太“毛坯房”,舒适性配置一般,冬天座椅不加热都得加钱,这操作有点劝退。还有个小众但狠的角色——深蓝SL03,颜值高,性价比突出,但品牌力弱,保值率是个问号。
这么一对比,鹰驰全能源系列的优势就出来了:三种动力模式通吃,没有续航焦虑;设计年轻动感,智能化拉满;空间和舒适性也不妥协。它不像某些“老咕噜棒子”车型,还在用十年前的平台,也不像某些“网红车”,光有颜值没实力。它走的是全能路线,既要性能,又要省油,还要智能,更要舒适。
安全性这块也不能忽视,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75%,碰撞测试成绩预计能拿五星。我特意试了紧急制动,系统反应迅速,刹车距离短,主动安全这块做得挺扎实。
你说它贵吗?起步价22.98万,顶配不到30万。对比同级别的B级轿车,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但想想它那套“全能源”系统、4K大屏、高阶智驾,还有越级的空间表现,这钱花得值不值,得看你怎么算。如果你一年跑两三万公里,油费省下来的钱,几年就能回本。而且现在上市还有免息政策和充电桩赠送,诚意是有的。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全能源“神车”,你会考虑购买吗? 它解决了新能源车的续航焦虑,又保留了燃油车的便利性,智能化还这么强。对比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和深蓝SL03,你更看好谁?你喜欢那个车呢? 鹰驰这次,是不是已经让你“走路摇头晃脑”了?评论区聊聊,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