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商用车行业总有那么几场“大场面”,要说影响力最大、最能看出谁才是真正“干货选手”的,还得数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咱们可别觉得测试就是走个流程,毕竟,这可是把最新车型拉到专业试验场,顶着行业和所有同行的“显微镜”审核,成绩怎么样可全都一目了然。这不,第19届“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又要在重庆开锣了,所有主流品牌陆续摩拳擦掌地往里扎。说白了,这场考试,谁都想考好,毕竟能算得上一次面向全社会、全行业的展示自家技术和产品力的头号舞台。
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测试到底测个啥?公正吗?是不是就那几项看上去花里胡哨,实际还是拼关系?还真不是。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这事儿倒是打破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全程都是企业报名,产品自己“裸测”,数据是中国汽车报和汽车工程院的工程师们“死扣指标”地一点点测出来,还真不是糊弄。你以为考个油耗、刹车就完事了?想得美,刹车性能、油耗表现、操控安全、耐久性、NVH、舒适性……每项都紧着国际标准来,真要有点什么水分的,很快就露馅。你在网上和市场里吹得再神,拉到实验场上要“露怯”,一组数据就能拆穿。
今年的测试还是在重庆大足的中国汽研基地。这基地什么水平?说白了,全国都数得上号的那几块试车场之一,专业设备多得下大饺子。没两把刷子的想在这儿藏拙,那纯属自欺欺人。制动是多少米、油耗是多少升、司机坐进去听见啥噪声、乘客累不累、后排弹不弹,全都要摆事实,比真章。这种透明度,说难听点,考不好从领导到销售都要“脸红”。想想也刺激。
说到今年参加测试的主角之一,得说说中国重汽先锋官V商旅版。一听名字,这车姿态就已经拱起来了,什么“商旅版”、“全场景越级宽体大轻客”,一副是奔着打破传统面包车、“大通勤神器”的路数来的。大家是不是纳闷,“现在这年头,还做轻客?不都是MPV霸榜了吗?”其实你还真别把轻客想窄了,这车搁几个场景下一试,才知道有些路子是MPV/面包车/中巴搞不了的。比活动空间,它甩普通家用7座几条街。要商用谈高端,很多MPV撑不起来。而且你别小看商用车用户的“体验”需求,能做接待的、能当通勤的大多数,坐过两把吃亏的车,就能明白啥叫体验差距。
这一轮重汽的先锋官V,说白了在商用车圈内属于“搅局者”。我们来掰掰看:动力系统用2.0T的潍柴柴油机,还配8AT变速箱,你是开面包车还是开行政级轿车啊,这动力线,115千瓦、400牛米,不用一脚地板油,实际驾驶日常拖个满座、拉点货还真轻轻松松。油耗6.77升/百公里,基本在同级里往前冲。谁养过车谁知道,真跑商用一年就挣出一辆小轿车的油钱。
说舒适度,以前谁惯着司机和乘客?面包车那就是“工具人”,可现在真不一样了。NVH技术一上来,怠速噪音直接压到46分贝,不夸张地说,很多轿车都做不到。一群男人一路开车,打电话不用吼,客户坐里面也不闹心。后悬架换成多连杆系统,座椅又大又软,12.3寸一体大屏,智能互联、空气净化、USB,大巴车没有的功能它都有。整个感觉,说是MPV其实不夸张,“面包味儿”早都没影了。这还没提安全性,欧洲标准认证,55%以上高强度钢架,宝马奥迪装的是它,重汽先锋官也不差,安全帽可不是讲笑话。一个“标配ESP”(这可不是选配,ESP就是能救命的东西),大雨天、雪后甚至路面打滑都能保护驾驶和全车人,厂商敢做标配绝不是“吹牛贴标志”,而是真怕你出事砸牌子。
再说空间。都知道这类车型最大短板多年就是“空间够不够用”,现在先锋官V“亮”出了中轴中顶,8.8个立方米的舱内空间,1.82米的宽度。啥概念,这基本就是“能装人也能堆货”,别说普通接待,家族旅游、移动会议、短线通勤、露营野餐,甚至偶尔改成房车、机动工作室都能搞,7座/9座自己调节,二十多处储物格。对有实际需求的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面包车2.0升级版”。你说,让MPV怎么干过他?要么贵得无法入手,要么就是一比细节完败。
那问题来了,这种实力硬到“自我升级”的车,到底能不能保证自己在实战环节不折戟沉沙?关键就得看这种测试场合的“带货能力”。测试里的所有项目都是零掩盖,同行们都瞪着呢,你好我也得好。这时就能看出到底谁只是会讲“营销故事”,谁是真刀真枪有家底。因为物理规则是不骗人的,动力油耗、NVH、悬挂、安全、空间、车机互联这些,你说了不算,数据说了算。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早就被忽悠怕了,现在反而喜欢看权威测评、官方硬碰硬的数据对比。
你想过没有,咱们现在用车还在关心啥?省油?平顺?拉货多?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就是“体验升级”。移动互联网让人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细致。你坐办公室十小时不如上车路上这半小时舒服;公司领导出差合同能不能签成,商务接待是不是失礼,都可能跟这一路坐着累不累有点关。买商旅车的群体早不再是图便宜了,谁都希望开出去“有点牌面”,而不是“贴着面包壳”打转。
再回头说说,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其实每年都在进化。不光测试标准越来越苛刻,新闻透明度也高了。“谁是王者”,多半就靠这次比赛的数据决胜负,上届你看着牛,这届摔了跟头也不是没可能。反过来说,能年年有新产品自信参战的,其实是行业里头的头部玩家。先锋官V这次摆出大阵仗,信心多半也是“货真价实”底气撑着。谁家都怕在这种测试场上“糗大了”,所以你能真心看到技术、工艺的进步不是只给市场交代,更是同行互相“挖墙角”抢市场蛋糕。
那我们还得问一句,类似先锋官V商旅版这种产品,跑了测试,测得好就真的代表“无短板”了?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但是当同行们都在同等条件下“比武”,你有一招半式领先,最后都能直接影响到市场表现、行业的排位赛。特别是在技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年代,那些下了“死功夫”去优化体验、打造安全和舒适升级的产品,最终更容易脱颖而出。消费者好用口碑、企业能赚票子,甚至逼得整个市场创新门槛拔高,对后面的圈内人其实都是好事。
说到这里,你还觉得这样的测试“没意思”吗?其实每一场行业大考都是一次行业洗牌,能让不靠谱的泡沫跌下神坛,让能抠细节、能搞创新的品牌冒头。先锋官V商旅版这次能不能在第19届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里“杀出重围”,一方面是对自家技艺的大检阅,一方面也是对商旅轻客这个细分领域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企业真正的功夫,往往都是在这些细节决胜负的时候“见高下”。
最后还是那句话,所有灿烂的结果都不是一拍脑门的决策,都是一次次测试、一次次改良里淌出来的。我们坐在办公室等数据的时候,不妨想想,真正决定产品命运的,永远不是一时“营销噱头”,而是踏踏实实的技术实力和对用户需求的持续打磨。下一次当你坐上先锋官V或者同级别的轻客,不妨闭门静气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行业在一步步在变好,而这就是一场又一场“大考”带来的最朴素进步。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