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韩系车在华沉浮录 谁动了他的奶酪?
还记得“DS有三宝”的顺口溜吗?索八K5迈锐宝——两款韩系车占据榜单,那是韩系车最风光的年代。2016年,现代和起亚在华销量合计近180万辆,经销商网络遍布全国。如今,两家车企月销量双双跌破万辆关口。
那个曾经占据中国街头巷尾的韩系车,究竟把市场份额让给了谁?
答案藏在三个关键词里:技术断层、定位模糊、品牌失语。
当德系车深耕涡轮增压技术,日系混动渐入佳境,自主品牌在电动化赛道狂奔时,韩系车的技术标签反而模糊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性价比,正在被配置更高、价格更低的自主品牌瓦解。而设计优势?看看现在国产车的颜值吧。
更关键的是,韩系车陷入了一种尴尬——比品牌溢价,不如德日系;比配置价格,拼不过自主品牌。那个曾经清晰的“高配低价”定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渐失去了光彩。
但故事还有另一面。去年起亚全球销量309万辆,现代位居全球第三。这意味着什么?韩系车的退潮,不是产品力的全面溃败,而是在中国这个特殊战场上的局部失利。
中国消费者变了。他们不再单纯看重耐用省油,开始追求智能座舱、辅助驾驶、OTA升级。当新势力们用“软件定义汽车”重塑行业时,韩系车的反应慢了半拍。
不过,汽车市场的竞争从来都是长跑。现代起亚的电动化平台已开始反扑,IONIQ系列在海外市场表现不俗。只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他们需要找到与消费者对话的新方式。
失去的份额不会自动回来。韩系车要重新赢得中国市场,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两款爆款车,而是对整个中国战略的重新思考。
毕竟,市场从不相信眼泪,只相信产品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