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没想到,有一天露营界的“扛把子”不再是肌肉感爆棚的SUV,而是旅行车这个传说中被拍死在沙滩上的“瓦罐车”。你敢信吗?2025年刚开年,享界S9T才上市13天,订单就突破1.5万台!这速度,直接把老牌SUV都按在地上摩擦。问题来了,咱这“拖着大屁股”的旅行车,从被嫌弃的“货车”一跃成了时尚刚需,这剧情反转得比东北二人转还快。旅行车真能火到还是昙花一现的网红?到底啥让它从“街头围观对象”摇身变成“露营人标配”?今天我就带你掏心掏肺地聊聊——旅行车的逆袭,大招在哪?
首先要说,旅行车曾经真是被虐惨了。别说你家大爷看不上,就连车圈老司机当年都不待见它——“轿车要有头有尾,别整那拖大箱子的!”说起来,有点像卖苞米的架子车,实用归实用,美观顶多是个“老干部风”。90年代,谁家有一辆桑塔纳旅行版,那绝对被邻居一路拉扯着当稀罕物观察“呀,这不是拉警报的,还是送急救的!”旅行车在大街上那叫一个尴尬,活脱脱成了“工具人”,跟现在火热的露营属性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等到2000年,SUV杀进中国,老百姓心里“空间=高个儿”直接把旅行车判了死刑,没人觉得它能有出头之地。就是大家都嫌它长得怪,还没人站出来替它喊冤。
但风水轮流转,2025年这一波旅行车是真“杀疯了”。年初享界S9T上市13天,订单爆了,蔚来ET5T销量比同平台轿车多翻三倍。这热度,搁在十年前你说出来,都能让二手车商把咖啡喷一地。我专门逮住几个90后问了一圈,买旅行车理由竟然出奇一致“露营狗必须躺平,旅行车嗷嗷装得下”,“烧烤架、帐篷堆着还可以并排坐人,三厢车你别想了”,“造型帅!SUV千篇一律,旅行车一眼就有个性”。别说,这群小年轻买车标准真跟老前辈不是一个路子。更绝的是,新一代电动车给旅行车的舒适感直接拉满——底盘平,后排座椅加高,空气悬架再来一套,体验比大多数SUV还“稳准狠”。极氪001的车主小李,直接在山里用空气悬架压着坑洼路面跑,稳得让隔壁SUV司机都傻了眼。真是时代变了,老物焕新,铝锅变精铁,瓦罐也能封神。
但冷静下来你就发现,旅行车大火只是表面,看着高调,实则暗流涌动。别看现在新车扎堆上市,销量蹭蹭往上涨,市场总量到头来连SUV的一个脚趾头都比不上——2024年一年才卖了17万辆,说白了就是个小圈子热闹气氛组,真全民爆款还差一截。更深层次的老问题一点没变爸妈一代的“三厢情结”巨大,你跟他们说买个“没屁股”的车,他们铁定皱眉头嘀咕“像厢车,结婚丧事都不好买的啥呀?”这种观念的代际鸿沟,不是一两款网红车型就能撬动。这还不够,露营热要是有个风吹草动,万一哪天全员都宅家,旅行车的“价值支点”可能立马失重,到时候谁还往后备箱塞篷布烧烤架啊?车企这波靠智能电动化把“情怀价”打下来是牛,15万买空悬、L2智驾、21寸大轮毂,可要是创新一停,陷入“贴配置就涨销量”的泥潭,旅行车分分钟被新车浪潮淹没。这场热闹随时可能“烟消云散”,实打实的危机藏在“看似平静”的市场底下。
真要说旅行车能火出圈,靠的是逐渐突破原有认知的戏剧性变化。国产厂商这波“偷家”操作简直是搅局王,直接把进口旅行车高高在上的“情怀票价”打趴下你以前买大众R36得50多万,现在国产的蔚来ET5T和享界S9T主打同平台平价,甚至比SUV还便宜三万,海豹06更是横冲直撞把门槛砍到15万级,谁还吆喝那“进口高级感”?更炫的是配置拉满不留情面空气悬架、智能驾驶、21寸大轮毂,一水儿标配,彻底洗刷过去“工具车”“割韭菜”的尴尬。销售圈里都开始苦笑“客户来了不聊情怀,张嘴就是‘空悬是不是标配’‘L2智驾给拉满不’,这速度简直跟买网红奶茶一样,性价比比情怀还重要。”这场消费升级,是年轻人把“走心小众”变身“刚需主流”,谁说性价比和个性不能同框?不吹不黑,旅行车这波背靠新能源扭转了空间、舒适度、科技感的全部弱项,彻底变成了露营、自驾、遛狗一族的移动“大手机”。
旅行车逆袭背后还有更深的社会逻辑。在同质化严重的汽车市场,“开出去能装能躺”的瓦罐车,活像一股清流。大家都在SUV里“撞衫”,旅行车就是特立独行的工装夹克,让一群追求生活质感的年轻人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这种“自我定义”的消费观,直接把旅行车从附庸风雅推进了刚性需求,甚至有点像东北老铁们扎堆玩“敞篷摩托”,既不跟风又不妄自菲薄,干就完了。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旅行车的麻烦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别看眼下风头正劲,市场表面平息,实际暗藏着更大的危机。市场总量小,固然是个硬伤,现在旅行车销量比SUV零头还不到。那爸妈一代老观念咋破?是继续靠年轻人“自我造反”,还是要等“三厢情结”自然消亡?再说露营风一旦转凉,靠场景需求支撑的旅行车能不能挺得住?以往的“小众情怀车”变身大路货,是不是又要失了本色,被“伪粉”充斥?可别到头来,大家买完发现其实就是“大号掀背车”,然后新鲜劲一过,全员打回原形。
意外难题还不止这些。车企这几年砸钱搞电动智能,创新能不能继续?毕竟现在是“参数卷到飞起”,但万一将来技术瓶颈来了,空间怎么再拓展,舒适度还怎么玩花样?你要真把旅行车当成下一代“国民车型”,那就得在空间利用、越野能力、智能互联上继续挖掘,不然迟早被新物种逼到墙角。分歧越来越明显一边是“个性派”,死磕功能美学,一边是“实用派”,只看性价比,这拉锯战估计还得打三五年。和解看着遥遥无期,谁能把“小众派头”变成“大众刚需”,说句东北话,那真得“费老牛劲”了。
说了半天旅行车的逆袭,说实话我还有点心虚。表面上,年轻人买车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价格配置也越来越讲情怀、讲科技。可你仔细琢磨,这是不是就是当年大家抢“三厢车”那一套翻版?甭管是SUV、还是旅行车,说到底都是新一轮集体扎堆,昨天你嫌“三厢车老土”,今天你骂SUV撞衫,明儿个旅行车时髦完,还不是得被下一个热门车型替代?只能说,不管啥车,只要过得去,大家扎堆儿买,小众变大众,结果十有八九还是随大流。至于旅行车能不能真成“国民车型”,咱赶紧把锅交给消费者,看谁最终认。
那你说吧,旅行车这波暴火到底是真刚需,还是又一场“潮流集体怀旧”秀?第二年露营退烧、爸妈退场,车企“创新断档”,是不是又要被打回小众圈子当摆设?还是说咱们这帮小年轻就是喜欢作,一边喊个性一边全民跟风,“国民车型”轮流当,旅行车不过是下一个“热门背锅侠”?评论区聊聊,到底是“长得带劲”重要,还是实用接地气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