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近期在商场溜达时,碰到了一件挺有趣的事儿:小米的展厅里全部都是年轻的男女,他们都在忙着拍照并留下纪念;理想汽车的门店里面,聚集了很多带着孩子的家庭,这些家庭都在认真地询问和了解相关情况,同为新兴的品牌,它们各自的粉丝群体展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差异。
一、定位分野:性能控VS家庭控,谁戳中用户心巴?
小米:科技发烧友的“极客玩具”
SU7把目标定在二十万到三十万这个价位的纯电轿跑市场里,它有着特别厉害的性能,只要2.78秒就能跑完一百公里加速,车上搭载着8295座舱芯片,而且还有生态互联的功能,正好能满足年轻用户的实际需要,新车上市才24个小时,订单数量就快到九万辆了。
真实车主评价:“买SU7就像买旗舰手机,参数拉满才够爽!”
理想:家庭场景的“移动客厅”
L系列增程式SUV主要面向三十万元以上的家庭用户,你可全方位且细致地去知晓它,它配备了零重力座椅,有着诸如冰箱、彩电般舒适的配置,在市区能以纯电模式行驶,长途出行也不用发愁加油的事儿,总销量已经突破一百万辆,长期稳居四十万级SUV销量榜首。
二孩爸爸抱怨说:“带孩子出门,想着能装下所有家具,性能再好也不如空间实用!”
二、技术对垒:纯电VS增程,过渡路线还是终极答案?
杰哥锐评:增程车好比“带充电宝的手机”,纯电则是“超大电池手机”——没有绝对优劣,只有场景适配!
三、暗流涌动:对方的地盘,我来了
小米打算进军增程领域!2023年马不停蹄地招增程系统工程师,而且还听说正在研发像抱负混动那类车型;
理想强攻智能化:2025年研发投入25亿攻坚AI智驾,喊话“2026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小米工厂增产二期预计在2025年完工!在产量竞争那阵儿,抱负把年度指标调低到了64万辆,不过纯电车型占比倒是往上涨,
行业变局:双方互踩领地,实为应对市场内卷——2025年20万以上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3%逼车企多线作战!
四、用户真相:要参数爆炸,还是要省心实用?
小米用户画像:25~35岁男性为主,关注续航智驾娱乐功能,愿为技术溢价买单;
在三十到四十五岁上下的家庭用户当中,那些有追求的用户把“冰洗、电视还有大软沙发”当作刚需,续航方面的顾虑就好似警戒线似的横亘着;
阿杰看店的时候注意到:小米展示厅里,已经有好几个年轻人围在SU7车门旁边,争着“能不能加一个儿童安全卡扣?”——其实不同用户的需求,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
五、终局猜想:颠覆者共存,汽车进入“精准定制”时代
小米向下:传将推20万以下“红米汽车”,复刻手机打法;
进取之心满满!纯电动新能源汽车i8把目光投向五十万级别的市场,快速充电网络就如同防御工事一样;
行业启示:当参数党与场景党分道扬镳,车企必须回答灵魂拷问:你究竟为谁造车?
结尾互动
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会学小米堆硬参数,还是像理想抠场景细节?评论区聊聊你的造车逻辑!
(文中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搜狐汽车、新浪财经、东吴证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