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C11凭什么月销过万?车主算了笔账:15.8万落地,这些配置别家30万才给
上个月在服务区充电,旁边停着台零跑C11。车主一边啃着包子,一边跟我抱怨——不是抱怨车不好,是抱怨他那些开Model Y的朋友总来借车体验座椅按摩。“他们花三十多万买的车,屁股坐半小时就开始疼,我这十五万多的车,Nappa真皮座椅还带通风加热按摩,跑长途比他们舒服多了。”说完还特意让我摸了摸那块17.3英寸的屏幕边框,“你猜这屏幕多少钱?单买都得小一万,我这全车标配。”
后来才知道,这哥们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买电车,最后选C11就因为算了笔账——增程版纯电能跑300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220公里,平时上下班用电一公里几分钱,周末自驾游加一次油能跑大半个月。他媳妇那台海狮05EV配置差不多,但多花了两万多,座椅还是普通材质。
二十五万台车主用脚投票,销量曲线藏着什么门道
零跑今年上半年交了二十二万多台车,C11累计卖出去二十五万台左右。这个数字放在新势力里头,算是比较扎实的表现。2021年刚上市那会儿月销一千出头,现在稳定过万,这条向上的曲线背后,多少能看出点市场认可度。
认识个做二手车的朋友,他说最近收C11的价格挺坚挺,“保有量上来了,配件好找,维修成本低,这车在二手市场不愁卖。”这话虽然有点功利,但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件事——消费者用真金白银在验证这台车的价值。
410升后备箱能装多少东西?周末带娃出门见分晓
有次跟朋友一家去郊区露营,他开的C11。婴儿车、帐篷、睡袋、烧烤架、两个大号行李箱、一箱矿泉水、孩子的滑板车……这一堆东西全塞进后备箱还有富余。他媳妇在旁边感慨:“上次开我哥那台紧凑型SUV,光婴儿车就占了一半空间,东西都没法带齐。”
增程版那个1220公里的综合续航,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确实省了不少麻烦。另一个车主跟我说,他从北京开到山东老家,全程高速,到家还剩两百多公里续航,中途就在服务区充了一次电,十八分钟从30%充到80%,吃个午饭的功夫就搞定。
坐进驾驶舱那一刻,有些细节会说话
前年试驾过一台同价位的车,座椅刚坐上去挺软和,开了一小时腰就开始酸。C11这套座椅软硬度拿捏得比较到位,坐垫长度够,腿部支撑也足,跑长途不会累。有个开了一年多的老车主说,他之前担心Nappa皮夏天会粘,后来发现通风效果还行,新款改成吸风式之后应该更好。
那块60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刚开始觉得是噱头,实际用起来才发现真挺实用。导航信息、车速、限速标识直接投在挡风玻璃上,眼睛不用频繁切换焦距去看仪表盘,开夜路或者跑高速时安全性确实能提升不少。中午大太阳底下,显示效果也清晰。
方向盘加热这个功能,北方的朋友应该懂。冬天早上上车,方向盘冰得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开着开着手指头都发麻。有了加热功能,一两分钟就暖和了,这种小细节用过就回不去。
21扬声器的音响系统,音质层次感挺明显。有个玩音响的朋友坐过一次,评价是“这套系统放在二十万价位的车里都不掉价”。当然,普通人可能听不出那么多门道,但至少听歌不会有廉价感。
悬架调校见功力,过减速带那一下能看出差距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配可变阻尼减振器,这套组合在十几万的车里不算常见。过减速带或者走坑洼路面时,悬架把震动处理得比较干净,车内不会有那种“咣当咣当”的廉价感。高速过弯时车身姿态也稳,侧倾控制得挺好。
刹车距离35.7米,这个成绩在中型SUV里算中上水平。有次在高速上遇到前车急刹,我那朋友一脚踩下去,制动力度线性且足够,车停得稳稳当当,他事后说“心里挺踏实的”。
车身用料方面,81.9%的高强度钢占比,关键部位用2000兆帕的热成型钢。虽然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万一遇到点什么情况,这些“看不见的成本”可能就是保命的东西。电池的CTC一体化技术,扭转刚度提升15.5%,热失控后48小时不起火不爆炸,这些指标虽然希望永远用不上,但有总比没有强。
智能辅助驾驶,高速上能帮多少忙
自适应巡航配合车道保持,跑高速时确实能减轻疲劳。设定好速度和跟车距离,车辆会自动调整速度保持安全距离,方向盘也会微调保持车道中央。长途驾驶时,这套系统能让驾驶员的注意力更集中在观察路况上,而不是盯着油门和方向盘。
自动紧急制动在城区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偶尔也能帮上忙。有次一个车主跟我说,他在小区里慢速行驶,一个孩子突然从车后面跑出来,车辆自动刹停了,虽然他自己也在踩刹车,但系统反应速度更快一点。
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空调这些功能都有,识别率还可以。开车时说“我要去XX地方”,导航就自动规划路线;说“我有点热”,空调温度就往下调。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准确识别,但大部分时候能正常工作。
同价位选择里,账怎么算
海狮05EV性价比也不错,但配置分布可能没这么均衡。有些配置在低配车型上是缺失的,想要齐全的配置就得往高配走,价格就上去了。C11的策略比较直接——很多配置直接全系标配,省得消费者纠结选哪个配置。
Model Y品牌力强,保值率高,但入门价格摆在那儿,落地要三十多万。而且座椅偏硬的问题被不少人吐槽过,长途驾驶舒适性可能不如C11。当然,特斯拉的智能化水平和补能网络确实有优势,这个得承认。
有个做金融的朋友,买车前列了个Excel表,把十几款车的配置、价格、续航、空间全对比了一遍,最后选了C11。他说:“不是其他车不好,是这个价位想要配置齐全、空间够大、续航不拉胯,还真不好找第二台。”
一年电费多少钱?车主晒出真实账单
认识个开C11上下班的哥们,他住的小区有充电桩,夜间谷电一度两毛多。每天往返四十公里,一周充一次电,算下来一个月电费不到五十块。他之前开的油车,一个月油费得六七百,一年下来能省七八千。
偶尔跑长途用油,他说也不心疼,因为平时省下来的钱已经够了。而且增程版的好处是不用到处找充电桩,加油站到处都是,没有里程焦虑。
另一个纯电版车主,他们公司有充电桩,充电免费。640公里的续航够他跑一周,周末再充满。他算了笔账:“一年下来电费基本为零,保养成本也比油车低,这么算下来用车成本确实划算。”
售后网络布局,决定后期用车体验
零跑现在全球有一千五百多家服务网点,保养维修应该不会太难找地方。有个朋友住在四线城市,他说县城都有售后网点,保养挺方便。配件价格也还行,不算贵。
品牌背后有Stellantis集团入股,市场保有量也上来了,至少不用担心哪天品牌倒了找不到维修点。二手车保值率虽然比不上合资品牌,但在新势力里头算是比较稳的。
有个开了一年多的老车主说,期间就做过两次常规保养,没遇到过什么大问题。小毛病也有,比如车机偶尔会卡顿,但OTA升级后就好了。他说:“这个价位的车,想要十全十美不太现实,但起码主要功能都稳定,日常用车没啥烦恼。”
这台车适合谁
如果你预算在十五万左右,家里有娃,经常需要装很多东西;或者经常跑长途,又不想到处找充电桩;或者想要配置齐全,座椅舒服,开着不累——C11或许值得去试驾感受一下。
它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但在这个价位段,算是把该给的配置都给到位了。有些人在意品牌,有些人看重配置,有些人追求驾驶质感,每个人关注点不一样。
买车这事儿,别人说得再好,也不如自己坐进去开一圈来得实在。配置表上的数字是一回事,真正用起来顺不顺手,才是另一回事。去4S店试驾一下,感受一下座椅、悬架、加速、刹车,看看这台车是不是你想要的,比看一百篇文章都管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