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车队的真实生意:一部F1电影如何让中小品牌"蹭"上顶级赛事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赛车电影《F1:狂飙飞车》上映两周,全球票房突破3亿美元,成了苹果影业最卖座的片子。但比票房更让人意外的,是电影里那支虚构的"APX GP车队"——它身上贴满了真实品牌的商标,甚至让现实中财大气粗的F1车队老板都眼红。
这支只存在于银幕上的车队,靠"假赞助"赚了4000万美元。会计软件公司Expensify花了400万美金买下虚构车队的冠名权,厨房家电品牌SharkNinja也掏了几百万当主赞助商。这笔钱在真实的F1世界里连个车尾广告都买不到——现实中,一支中下游车队的前翼广告位年费至少1000万美元,而像梅赛德斯车队的冠名赞助商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每年要砸7500万美元。
但对中小品牌来说,电影里的车队简直是天上掉馅饼。Expensify的发言人直言:"我们第一次能像耐克、红牛那样,在全球体育故事里当主角。"电影里APX GP的赛车涂装、维修区镜头、车手服装的特写,全成了这些品牌的免费广告位。更妙的是,剧本早就写好了车队逆袭的剧情,赞助商完全不用担心车队翻车——毕竟虚构的故事里,品牌露脸次数和位置都是导演说了算。
这些品牌也没闲着。Expensify给电影车队开了社交媒体账号,假装真有其事地发布"赛事花絮";SharkNinja趁机把旗下两个子品牌合并亮相,还推出赛车主题的榨汁机和空气炸锅。最戏剧性的是,由于电影拍摄时请了真实的F1车手和车队高管客串,这些"假赞助商"居然在片场和梅赛德斯车队CEO托托·沃尔夫搭上了线。有业内人士调侃:"花400万买电影广告,顺带拿到F1顶级圈层的入场券,这买卖太划算了。"
其实这种"借壳上市"的玩法早有先例。苹果之前的热门剧《足球教练》里那支虚构足球队AFC Richmond,不仅周边卖到脱销,还被做进了足球游戏。但这次《F1:狂飙飞车》玩得更彻底——电影里80%的赛车镜头是实拍,连轮胎摩擦的焦糊味都是真的。F1官方亲自下场配合,让观众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广告植入,哪些是赛事常态。
苹果的算盘打得精明。他们没像买断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版权那样砸25亿美金,而是用一部电影同时试水了体育内容和商业合作。现在已经有消息说,F1的美国版权谈判在即,苹果很可能要下场抢这块肥肉。要是真能拿下,以后观众在苹果电视上看真比赛,看完顺便刷个虚构车队的衍生剧,商业闭环就算成了。
当梅赛德斯车队的工程师盯着电影里那辆贴满商标的"冒牌货"时,大概会想起现实世界的残酷法则:有时候,演出来的赛车,反而比真赛车更会赚钱。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