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青丝变白发,上市之路一走就是20年,现在是尹同跃和奇瑞最关键的时刻。
最近几天,奇瑞因新能源汽车申报补贴问题,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引起海外关注。
虽然奇瑞已经第一时间、且唯一一家做出了书面回应,但这次事件还是令业界为正处于冲刺港股IPO关键阶段的奇瑞,捏了一把汗。
奇瑞于今年2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根据港交所规定,企业递交招股书后需在6个月内完成上市流程,否则需更新财务数据重新提交申请。
掐指一算,奇瑞距离Deadline仅剩一个多月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十万火急。
登陆港交所IPO,对奇瑞提升国际知名度、募集资本赋能研发和出海意义非凡。奇瑞接下来还需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打磨业绩基本盘上,不能再节外生枝。
01
2025年上半年,奇瑞集团以126万辆销量规模,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同列中国汽车集团第二阵营。
对奇瑞集团来说,上半年不缺少高光时刻。以5个月历史最快速度实现销量过百万;截至6月底,累计全球用户逼近1700万,累计出口汽车突破500万辆;上半年销售新能源汽车35.9万辆,同比接近翻倍......
对于2025年,奇瑞集团给出的销量目标是“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
就上半年来看,依据乘联会数据,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售同比增速为12.2%,同期奇瑞集团累计同比增长14.5%,虽跑赢大盘,但距离自己的目标,尚有些许差距。
02
在2023年,奇瑞集团月度销量实现了从10万到20万辆的突破;2024年则由20万辆向30万辆跨越,却遗憾止步于29.85万辆;而进入2025年,奇瑞集团的月度销量基本重新在20万辆左右徘徊,6月销售23.36万辆,已是上半年最好成绩。
30万辆的瓶颈如何破解?更高的销量如何达成?
此外,从新能源板块来看,上半年奇瑞集团虽然“新能源增速位居行业前列”,但销量规模依然有限。
去年12月,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在iCAR和智界品牌的带动下,曾达成10.26万辆,而2025年以来,未曾再冲上10万辆大关。
03
今年上半年奇瑞新能源销量占集团比重为28.5%,仍不足30%(2024年:22.4%);也就是说,现在的奇瑞集团仍严重依赖燃油车,燃油车仍占到奇瑞总销量70%。
数据显示,6月和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5.8%和44.3%。相较之下,奇瑞集团的能源产品结构,可能需要调整;以保证与整体汽车市场结构接近或一致。
燃油车不是原罪,现在欧美日很多车企已经宣布放缓电动车进程,但在中国汽车市场,不能低估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
04
正如前文提及,在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唯一一次突破10万辆的月份,智界品牌贡献了1.77万辆;而今年6月,智界仅销售了2459辆,创下奇瑞集团披露智界销量数据以来新低。
从万辆规模到腰斩至不足5000辆,再到腰斩至不足2500辆,仅仅发生在4月~6月三个月时间内。不禁令人唏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智界品牌的“滑铁卢”?
与同为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相比,后者6月交付44685辆,只有一款车型的享界交付4154辆,售价70万元以上的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辆,尚界最近也官宣尚界H5将要上场......
难道华为光环在智界这里失灵?问界一个月销量,已快赶上智界上半年销量。
《汽车K线》认为,智界或者说奇瑞,可能更多需要从自身找原因并解决困局。
05
就在前几天,智界视频号因为直播奇瑞风云A9L上市发布会遭到舆论炮轰,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不得不紧急致歉,平息事端。不禁令人觉得甚是草率和荒诞,不像是一家成熟的汽车企业所为。
而在5月份,智界还曾陷入蓝牙钥匙“双标”风波;6月份智界全系现金补贴2万元的消息也让老车主深感背刺(目前鸿蒙智行官微已删除此消息)。
这些事件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智界的品牌口碑和市场表现。不作就不会死,否则“黄玫瑰”也爱莫能助。
在5月31日的2025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谈及与华为合作的感受时曾说,“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所以我们现在的原则是,有分歧的时候听华为的,意见一致的时候听奇瑞的。”
《汽车K线》认为,原则和方向都没有错,但在战略具体实施和落地过程中,恐怕出现了偏差。
7月15日,智界汽车公布全新车标;近日智界双子星的车型改款也亮相工信部网站,届时智界品牌的销量也许会迎来转机。
06
奇瑞集团自己的高端品牌星途,表现也仍需提速。
6月,星途品牌销售11,899辆,今年以来首次销量过万;上半年累计销售62,668辆,同比增长15.1%。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下半年,星途品牌保持着月销过万水平,10月份一度达到16,594万辆;然而2025年以来,冲高势头有所减弱,高端品牌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汽车K线》将奇瑞集团每月披露的销量数据相加,星途品牌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50,908辆,而非6月销量快报中直接披露的62,668辆,两者竟然相差11,760辆,令人匪夷所思。
作为一家将要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汽车公司,这不应该。
让人欣慰的是,主品牌奇瑞上半年累计销售73.7万辆,同比增长3.15%;捷途品牌累计销售29.9万辆,同比增长33.9%,已经逼近30万辆大关;iCAR品牌累计销售4.4万辆,同比增长60.5%。
非常巧合,奇瑞、星途、捷途、iCAR品牌都在6月份实现今年销量新高,在半年度这个关键节点,显著推高了集团销量表现。
07
对于出口,现在的奇瑞集团,无疑最具发言权。
2024年,奇瑞集团累计出口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团累计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3.3%,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
从销量占比来看,上半年奇瑞集团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43.67%;在今年5月份,这一数值曾高达49%,几乎占半壁江山。
对于奇瑞集团来说,出口月销10万辆已不是问题。
其中瑞虎5x、瑞虎7、捷途旅行者等车型长期位列出口细分市场前三甲。
目前,奇瑞集团出口的主要市场为俄罗斯、拉美和中东等市场。国际机遇、多品牌战略,以及产品差异化和成本优势,让奇瑞集团在国际市场打开了巨大发展空间,产品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6月底,奇瑞集团海外用户突破500万。也正因此,奇瑞的港股IPO才显得不可或缺和迫在眉睫。
08
为企业高效发展和港股IPO铺路,7月5日,奇瑞汽车内部发文,宣布进行品牌整合,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风云事业部、QQ事业部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iCAR、智界和捷途则保持独立运营。
据了解,星途事业部将主攻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拔高奇瑞汽车的品牌高度;艾虎事业部则将整合艾瑞泽、瑞虎系列,锚定10万-15万元的燃油车与混动市场,这也是奇瑞汽车销量的压舱石。
风云事业部则专注主流混动市场;QQ事业部将整合QQ、冰淇淋、大蚂蚁、小蚂蚁等车型,瞄准A0/A00级纯电市场,类比比亚迪海鸥和海豚、吉利星愿和熊猫等小型车,抢占小型电动车市场份额。
此外,5月底,奇瑞集团还将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进行整合,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数字架构等业务模块,整合资源以保障智能产品的量产交付。
重建内部架构,厘清发展逻辑,明晰发展战略,通过“油电协同”和智能化战略构建起新优势,奇瑞控股可能由此获得强劲增长动能,也有望增强资本市场的估值信心。
Views of AutosKline:
7月8日,酝酿良久、备受瞩目的奇瑞风云A9L上市,显示出奇瑞在新能源赛道发力的决心。
“风云”,曾是奇瑞造车的起点;如今,风云序列还能搅动市场风云吗?相信市场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星途破解高端困局,QQ吃透小车红利,风云系列打开主流市场,智界重回万辆俱乐部......都是奇瑞集团要一一解答的课题。
“奇瑞胆子小,过去跟着别人,干好事也干坏事”,“在国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国外还特别担心别人讨厌我们......”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7月11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真诚幽默的发言,令人对奇瑞好感倍增。
笔者相信,奇瑞人的骨子里有一股狠劲儿,也许这一次,尹老能实现诺言,带领奇瑞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给奇瑞一个新的起点和舞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