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豪华在硬撑,隔壁冒险家,早已一步到位

我那哥们儿最近跟祥林嫂上身似的,见人就念叨他那台新提的凯迪拉克XT4。

起初还以为他这是凡尔赛,毕竟也是个豪华品牌。

听多了才明白,这哪是炫耀,这纯粹是怨念,还是带回音儿的那种。

“你说,这都什么年代了,一个二十多万的豪华SUV,方向盘还得手动调?”

他每次都从这个离奇的槽点开始,模仿着自己跟方向盘搏斗的姿势,那表情,活像是在拆一颗定时炸弹。

“我老婆开完我再开,座椅调个半天都找不到感觉,腰那块儿永远是空的。真怀念我那老君越,好歹还有个座椅记忆呢。”

我一听就乐了,这不就是典型的花钱买罪受么?

你图个标,人家就真只给了你一个标。

剩下的,全靠你的信仰和忍耐力去填满。

所谓的“美式豪华”,最后落到实处的,竟然是需要你亲自动手去弥补的各种“不方便”。

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黑色幽默。

现在的汽车市场,尤其是豪华紧凑型SUV这个级别,水深得能养鲸鱼。

人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都想告诉消费者,我这儿才是通往品质生活的捷径。

但很多时候,它们给你的只是一张地图,路还得你自己去啃。

你以为你买的是省心和体面,结果是无尽的“将就”。

你为豪华在硬撑,隔壁冒险家,早已一步到位-有驾

为了那点品牌光环,你忍了硌腰的座椅,忍了全车找不到地方的无线充电,忍了那套反应迟钝得像上世纪产物的车机。

就在这种“比谁更能忍”的诡异氛围里,林肯冒险家这小子,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当那个“9月限时一口价18.88万起”的消息出来时,我第一反应是,这哥们儿是不是疯了?

这价格,直接捅穿了合资豪华SUV的地板,一脚踩进了自家亲戚福特锐际的价格区间。

这已经不是什么市场竞争了,这简直是降维打击,拿着激光炮去打原始部落,不讲武德。

你把XT4和我那哥们儿的抱怨放在一边,再来看冒险家给的东西,那感觉就更魔幻了。

你嫌方向盘调节费劲?

人家直接给你电动四向调节,姿态优雅。

你抱怨座椅记忆的缺失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冒险家直接把这功能给你配上,顺便还附赠一套能把你伺候得明明白白的座椅通风加热按摩。

这哪是造车,这简直是在开一家移动的海底捞。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软体验。

比如那个“新风管家”,官方说法是四重过滤结构,能把PM2.5挡在外面。

说人话就是,在北京这种地方,堵在东三环的时候,车里车外就是两个世界。

你为豪华在硬撑,隔壁冒险家,早已一步到位-有驾

你在车里还能呼吸到一丝来自北美森林的幻觉,而隔壁车道的哥们儿可能已经开始研究口罩的正确戴法了。

所以你看,这就不是简单的配置堆砌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思路。

凯迪拉克还在延续着老牌豪华的傲慢,它觉得自己的牌子本身就值十万,剩下的配置,给点意思意思就行了。

而林肯,作为一个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吃过亏又重新站起来的“奋进者”,姿态就放得特别低。

它知道,现在的消费者比猴都精,光环不能当饭吃,实实在在的舒适和便利,才是能让他们掏钱的硬通货。

这场对决的背后,其实是美国两大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境遇的缩影。

一个还在怀念“总统座驾”的荣光,另一个则把心思全花在了怎么让你坐得更舒服上。

一个在讲情怀,另一个在给你递毛巾。

所以啊,以后别再傻乎乎地问“这车豪华吗?”

你应该问:“它的豪华,跟我有关系吗?”

当你在寒冷的冬夜,能提前用手机热好座椅和方向盘;当你的爱人每次上车,车子都能自动恢复她最习惯的坐姿;当你手机没电,随手一放就能充上电……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才是豪华真正服务于人的地方。

至于我那个朋友,他最近已经不怎么抱怨了。

我猜,他大概是在“将就”的路上,已经逐渐修炼出了圣人般的心态。

你为豪华在硬撑,隔壁冒险家,早已一步到位-有驾

或者,他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那台让他学会“忍辱负重”的XT4,挂到二手车网站上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