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国产车,这几年可真算是扬眉吐气了。搁以前,一提溜高端车,脑子里准蹦出BBA(奔驰、宝马、奥迪)。现如今呢?自主品牌也开始铆足劲往上拱,而且劲头还挺足。就拿广汽传祺来说,最近捯饬了个大手笔,拽上华为、宁德时代,扬言要搞“黄金三角”铁盟,推出“向往”车系,直愣愣地瞄准高端智电这块饽饽。
这事儿初听,挺振奋人心的。说到底,谁不盼着自家品牌能硬气一回,跟那些老牌洋玩意儿掰掰腕子?可细琢磨琢磨,这事儿真就这么板上钉钉吗?
广汽传祺,也算得上是自主品牌里头比较有头脸的一个了。早年间,靠着GS4这款“国民爆款”SUV,攒了不少人头。后来又在MPV这块地盘上发力,M8、M6也算是扎稳了脚跟。不过,单凭这些,就能撑起一个“高端智电”的绮梦吗?
得知道,高端市场可不是那么好蹚浑水的。除了要有硬茬的技术傍身,还得有品牌溢价这个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得让掏钱的主儿觉着,你这车配得上那个价码。而这,恰恰是自主品牌比较捉襟见肘的。
眼下,传祺想借着跟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来补齐自己的短板。华为的智能驾驶、鸿蒙座舱,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这都是扛把子的。把这些攒一块儿,听着确实挺勾人的。
然而,幺蛾子也来了。这种“强强联袂”的玩法,真能保准一帆风顺吗?要知道,三个和尚抬水喝的故事,也不是没上演过。三个巨头凑一块,听谁的?技术走向怎么敲定?油水怎么瓜分?这些都是明摆着的问题。
再说了,高端市场这潭水,深不见底。BBA这些老玩家,也不是吃斋念佛的。它们的技术家底、品牌号召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别提,特斯拉这种“搅屎棍”,冷不丁来个跳水价,就能让整个市场抖三抖。
当然,传祺也不是一无是处。它最大的依仗,兴许就是对中国市场的谙熟。说到底,中国消费者好哪一口,他们心里门儿清。而且,传祺在品控这方面,也积攒了一些经验。连庄8年J.D.Power中国新车质量头牌,这个战绩还是挺能说的。
可话又说回来,光有质量还差点意思。高端市场,玩的是体感,是服务,是情感附加值。传祺能不能把这些鼓捣好,才是决定它能否突围的关键。
再来说说这个“向往”车系。从现有的情报来看,配置确实堆得挺满。Nappa真皮座椅、零重力座椅、鸿蒙座舱,各种高科技玩意儿都一股脑塞进去了。可问题是,这些家什,消费者真就稀罕吗?或者说,消费者就愿意为这些玩意儿掏腰包吗?
毕竟,现在的主儿越来越精明了。他们不再一味追捧配置,而是更注重实打实的体验。智能驾驶是不是靠谱?座舱交互是不是顺手?电池续航是不是稳当?这些才是他们真正惦记的。
所以,传祺想要靠“向往”车系蹚平高端市场,还得在用户体验上多下点功夫。要真正摸清消费者的脉搏,打造出真正能戳中他们痒点的产品。
当然,咱也不能对自主品牌过于吹毛求疵。说到底,他们起步晚,底子薄,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挺不容易了。更何况,自主品牌向上突围,不仅仅是企业自家的事情,也牵扯到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命脉。
当我们一门心思地把自主品牌向上遇挫的原因归咎于技术拉胯、品牌孱弱时,是不是忽略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由来已久的刻板印象,以及市场营生策略是不是真就抓住了高端消费者的心窍?
说白了,传祺这回的“黄金三角”铁盟,能不能旗开得胜,还真不好盖棺定论。但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中国汽车产业走向的新窗口。它让我们瞧见,自主品牌正在撸起袖子往上冲,正在尝试打破陈规。
就像开篇说的,以前提起高端车,脑子里准蹦出BBA。但没准,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再次扯到高端车时,能想到更多中国品牌的身影。这不仅仅是传祺的“向往”,也是咱所有人的“向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