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台的ETC新规,现在执行得怎么样了?老司机:看来没选错
朋友们,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年三十,归心似箭,结果在高速收费站排起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头。车里的孩子闹着要上厕所,大人急得直跺脚,就为了前面那一个收现金的窗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看着旁边ETC车道一辆接一辆“嘀”地就过去了,那种羡慕嫉妒恨啊,简直能让人当场“裂开”。说真的,以前走人工通道,那真是“人在囧途”的真实写照。可如今,情况大不一样了。你还记得2020年那个轰轰烈烈的ETC推广吗?“不装ETC,不让上高速”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当时我还半信半疑。但今天,作为一名跑了十几年长途的老司机,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当初咬牙办了ETC,绝对是这辈子最明智的决定之一,这钱,花得值!
那么,2020年出台的ETC新规,现在到底执行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像当初说的那样,每辆车都强制安装了?其实啊,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新规的核心,并不是立马“一刀切”地强制所有车都装,而是从源头上改变。根据当时工信部的通知,从2020年7月1日起,车企新申请准入的车型,必须在选装配置里加上ETC车载装置。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从那天起,只要是新上市的车型,你在4S店买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选择“原厂自带ETC”这个选项了。这可不是银行免费送的那个小贴片,而是直接集成在车里的“原装货”,供电更稳定,信号更强,和车子本身就是一家人。这就好比你买新手机,人家直接给你预装了最常用的APP,而不是让你自己再去下载一个第三方的、可能还带广告的版本,体验能一样吗?而且,这给了我们消费者充分的自主权,想装就装,不想装就不装,完全没有强制的意思。这六个月的过渡期,其实是在给整个产业链和消费者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让车企有时间调整生产线,让我们这些车主也有时间慢慢了解和接受。到了2021年1月1日,要求就更进一步了,新申请的车型必须选装采用“直接供电方式”的ETC装置,这技术标准又上了一个台阶。所以你看,国家推行ETC,玩的不是“霸道总裁”那一套,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智慧,从源头布局,逐步渗透,最终实现普及。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ETC到底给我们这些普通车主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来掰开揉碎了跟你聊聊。第一大好处,省时省力,告别“龟速”排队。这还用说吗?以前节假日上高速,能在人工通道顺利通过都算烧高香了。现在呢?“嘀”一声,抬杆就走,那感觉,就跟VIP走专属通道一样,倍儿有面子!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或者恶劣天气,ETC车道的优势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大好处,省钱!真金白银的优惠。别小看那一两块钱的折扣,积少成多啊。我算过一笔账,一年下来,光是通行费就能省下好几百。有些地方还有特定时段的优惠,比如夜间通行费打折,这不就是变相地给你发“工资”吗?第三大好处,安全系数提升。你想啊,以前过收费站,得减速、停车、掏卡、交钱、找零、再起步,这一套操作下来,注意力全在车外,万一后车跟得太近,或者自己分神了,很容易出事故。现在呢?基本不用减速,眼睛盯着前方,手握好方向盘,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安全性自然就上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在高速上,这“金”可不光是钱,更是宝贵的时间和安全啊!
但是,老司机我今天也不是来给ETC唱赞歌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ETC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小“槽点”。首先,就是“幽灵扣费”和“被蹭卡”的担忧。网上时不时就能看到有人抱怨,自己的ETC账户莫名其妙被扣了钱,或者怀疑被别人的车蹭了。虽然经过调查,大部分情况都是系统延迟或者识别错误,真正被盗刷的案例极少,但这种“心里不踏实”的感觉确实存在。其次,节假日免费通行时的尴尬。按理说,免费期间ETC车道也应该免费抬杆。但现实是,很多ETC车道为了防止有人“蹭免费”,会暂时关闭或者需要人工干预,结果导致ETC用户反而要绕道人工车道,这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最后,就是设备的兼容性和维护问题。虽然原厂ETC稳定性高,但万一坏了,是找4S店还是找银行?维修费用谁来承担?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和便捷的解决方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ETC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一些小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正视并解决它们。
总而言之,2020年出台的ETC新规,经过这几年的落地执行,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跃进”,而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从最初的“银行免费送”,到如今的“新车原厂配”,ETC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的汽车生活。作为一名老司机,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当初选择拥抱这项新技术,不仅让自己享受到了便利,也为整个交通效率的提升贡献了一份力量。ETC的普及,就像当年手机取代BP机一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高效、更经济、更安全。那么,面对未来可能全面普及的“无感支付”和更加智能的交通系统,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是继续观望,还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