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电动汽车的市场格局与智能手机已极为相似。在手机领域,果粉和花粉阵营分明,双方为了自家偶像“谁更卓越”争得不可开交。
电动汽车领域同样分出了迪粉和特粉两大群体。最近,这两拨粉丝就因“谁才是去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一事引发了激烈争论。
特斯拉的粉丝与比亚迪的粉丝,各自坚称自己支持的品牌才是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王者。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冠军必然只有一个,特粉和迪粉之中肯定有一方的说法存在偏差。
那到底是谁呢?
先给出结论:是部分特粉的说法有误。这里要明确是粉丝层面,并非特斯拉品牌本身,特斯拉所发布的销售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只是被部分特粉进行了片面解读。
特斯拉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其纯电汽车的总销量达到181万辆,其中Model Y更是成为全球范围内销量最高的车型。官方还特别强调,这里的“最高”是没有任何附加限定条件的。
不像有些品牌热衷于在“最高”前面堆砌一系列限制条件,诸如“30万以上车型”“中大型SUV”等。要是按照这种细分方式,一年仅售出8辆的法拉第都能自称为“全球200万以上限量交付冠军”了。
所以说,Model Y的成绩确实极为出色,成功超越了丰田卡罗拉,无论是将其放在燃油车、纯电车还是混动车的范畴内比较,它在全球销量方面都稳居第一,这一点毫无争议,不存在任何漏洞。
再看比亚迪,去年其汽车总销量为302万辆,其中纯电汽车销量为160万辆,这一数字低于特斯拉的181万辆。
然而,比亚迪还销售了142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将这部分销量计算在内后,其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就超过了特斯拉。
有些特粉可能会质疑:“混合动力汽车需要烧油,怎么能算得上是‘新能源’呢?”
马斯克也曾发表过类似的嘲讽言论:“混动汽车根本称不上是新能源,它是一种对未来缺乏信心、向石油妥协的产物。”
但依据我国《汽车目录》的分类标准,混合动力汽车确实被划分在新能源类别之中。不仅我国如此,德国、美国等国家也采用了相同的分类方式。
综上所述,准确的表述应该是:
比亚迪是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
特斯拉是2023年全球纯电汽车的销量冠军。
Model Y是2023年全球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倘若我们将目光投向股票市场,就会发现华尔街对于特斯拉的这一成绩并不满意。
“全球纯电销量冠军”“最畅销车型”等名号听起来固然十分响亮,但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特斯拉以牺牲毛利率为代价换来的。而且,181万辆的最终销量仅仅是勉强达成了180万辆的既定目标,并未带来任何惊喜。
基于这些因素,前几日特斯拉股票在开盘后,价格迅速下跌了4%,高达2700亿的资金从股市中流出。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对资本的道德层面持有怀疑态度,但绝不能质疑资本的眼光。
尽管国内部分特粉对比亚迪不屑一顾,然而马斯克却对比亚迪愈发重视。
马斯克对比亚迪的态度,从最初的“轻视”转变为如今的“高度重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2011年,一位美国主持人询问马斯克对比中国比亚迪的看法。
马斯克当时回应道:“我从未将比亚迪视为竞争对手,你去看看他们生产的汽车就明白了,既不酷炫,也缺乏吸引力。”
到了2024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X上旧事重提,再次询问马斯克对比亚迪的看法。面对比亚迪的销量成绩,他不再敢批评比亚迪汽车本身的不足,而是转换角度,声称特斯拉属于AI企业,与比亚迪处于不同的赛道!
马斯克的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特斯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制造公司,其车辆上的零部件几乎全部依赖采购,自身并没有太多的自研技术。特斯拉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其软件系统,例如智能座舱、无人驾驶、自动泊车等先进技术。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确实更像是一家AI公司,而非传统车企。但如果造车环节真的无关紧要,那特斯拉为何还要投入大量资源自建工厂呢?它完全可以专注于车载系统的研发。
特粉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特斯拉在口碑方面从未占据上风,但在销量上从未输过。而马斯克也是在言语交锋中从未落于下风,但至少在去年的销量比拼中,他并未取得胜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