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帝豪,又上新了。
上来就说自己是第五代,这阵仗搞得跟修仙小说主角突破境界一样,不换个名号都不足以彰显自己的牛X。但讲真,这次的帝豪,确实有点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是吉利不装了,摊牌了。
以前的帝豪,是国民家轿,是买菜神器,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六边形战士。现在呢?尺寸加大,直接从A级伸到了A+,还给你塞了个1.5T的发动机。这已经不是在卷同行了,这是掀桌子。是那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PLUS是把餐厅的菜单价格给撕了,那新帝豪这架势,就是想把后厨的煤气罐给点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是从屁股开始看的,这习惯很不好,但车的屁股往往最诚实。以前的帝豪就是个老实人,尾灯是尾灯,车标是车标,井水不犯河水。现在直接给你整了个贯穿式黑色饰条,中间挂着GEELY的大字母,这套路不能说很新,但确实有效,视觉上一下就显得高级且宽。下面那个仿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口,更是典中典。就是告诉你,我虽然心脏只有1.5T,但我的气势必须是V8级别的。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一种属于当代汽车设计的行为艺术。大家都在演,就看谁演得真。
最骚的是那个“290T”的标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扭矩大。这就像一个肌肉男,非要把营养成分表纹在自己胳膊上,突出一个数据暴力。
再看前脸,那个大格栅,感觉能吞下一头牛,闪闪发光的竖条幅镀铬,简直是给车开了十级美颜。跟以前那个老实巴交的样子比,属于是“机你太美”级别的进化。车标下面还藏了个摄像头,坏了菜了,这是要给老头乐上强度了,以后碰瓷儿都得讲究走位和微操。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新帝豪有了这个摄像头,等于给大爷们增加了一道预判关卡,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
坐进车里,那股“我要打十个”的气味更浓了。全液晶仪表盘,悬浮式中控屏,该有的排场一样不少。但吉利又很鸡贼地给你留了几枚物理按键。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悟了。他们知道,再牛逼的触摸屏,在开车的时候都不如一个能盲操的实体按钮来得实在。昨天晚上我点的外卖麻辣烫,那个汤底齁咸,搞得我现在写稿子嘴里还泛着味儿。这就是所谓的“反技术崇拜”,再花里胡哨的科技,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类最原始、最笨拙的操作习惯。
那个水晶质感的电子挡杆,无线充电,还有副仪表台下面的掏空储物空间,这些都是在给你营造一种“超值”的幻觉。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车的中年人,看得特别清楚。什么智能座舱,什么科技豪华,最后落到实处,就是那个杯架好不好用,那个储物格能不能塞下我闺女的一堆破烂。帝豪这点就挺上道。
但最有意思的是,展车上那套看着挺唬人的皮质菱形纹座椅,居然还是手动调节。这种感觉非常魔幻,就像你走进一家装修堪比米其林三星的餐厅,服务员递给你一双一次性筷子。这种精神分裂式的配置,恰恰是帝豪这类车的精髓。面子上的东西,比如屏幕、镀铬、假排气,给你拉满;里子上的东西,比如电动调节这种你用几次就忘的功能,能省就省。主打一个精准刀法,把钱花在你看得见、能发朋友圈的地方。
然后是核心,那个1.5T的压缩毛巾。一脚油下去,遇水则发,瞬间膨胀到133千瓦,290牛·米,官方说7.9秒破百。这个数据放在以前,你得去买个小钢炮。现在,一台买菜车就能给你。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恐怖之处。我不管你什么品牌溢价,不管你什么历史底蕴,我直接用最原始的暴力,也就是数据,来碾压你。加大加大加大,加强加强加强。同行看了也得傻。
吉利这波操作,精髓就在于“我全都要”,又要大空间,又要强动力,还要维持那个亲民的壳。它的对手,从逸动变成了艾瑞泽8,战火直接升级。这已经不是巷战了,这是集团军级别的闪电战。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帝豪比作一个自爆卡车,可能有点夸张了。但你看看现在的市场,不夸张根本没人听你说话。
但说到底,帝豪还是帝豪。你别指望它能给你什么越级的豪华体验,骨子里还是那个精打细算的家用车。给你这些,只是为了让你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就像超市里捆绑销售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你总觉得自己赚了,其实你只是买了一堆你可能用不完的东西。
所以,新帝豪能赢吗?我觉得不一定。因为在这个魔幻的市场,决定你销量的,有时候不是产品力,而是你老板的PPT做得够不够骚,或者你抖音直播间的小姐姐够不够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吉利这一下,把水彻底搅浑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因为当所有人都开始发疯的时候,我们这些凡人,才能捡到最大的便宜。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