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大降价,豪华车腰斩,中端家用车清库存

说到九月燃油车又大降价,这消息很多人在朋友圈里肯定都刷到了,堪称“价格雪崩”。超80款车降幅30%以上,你见过奔驰A直接半价出现在4S店橱窗里吗?见过宝马2系跟十来万的国产轿车似的开始甩吗?要不是车标还认得,人都以为是山寨车清仓。别人说“惨”,其实不仅是车企惨,经销商惨,资本惨,消费者其实也懵。这么一降,有人开心有人皱眉,背后可讲的事可多了。

为什么还没到年底,燃油车市场就这么着急出招?电车热吗?新政出台了吗?消费降级了吗?我们都在问。要我说,这一切,归根到底来自两方面:一,新能源的猛攻,二,消费信心的不振。 你可以到大街上问问:你买车会不会优先看电车?或者说,你现在买油车,心里会不会犹豫?大概率,十个人得有半数犹豫。

咱们先说说这个新能源的猛攻。这些年国产新能源一通神经刀操作,一下让特斯拉一统天下的架势变成了百家乱斗,也逼得合资、豪华都下场跟着疯降。一个小鹏一个理想,什么蔚来问界深蓝奇瑞腾势,甚至手机厂都搞车了。人都说新能源技术快,每个月比的是会不会自动驾驶、内饰大不大、车机OK不OK、续航能不能顶500。油车再怎折腾,转身再解释:“我们其实也能搞电混”“我们不会很快就老”——有用吗?不买账啊。

再拉回刚刚说的消费信心。工资没涨、物价上天、房价开始溃败。你回头一看存款,咬咬牙说要不今年缓缓?有人还想撑死再熬熬,毕竟车不像买菜,一入再无三包。新出的油车,动不动三四十万原价,相当于下手就缩水三成。就现在这行情你买奔驰A级,再看看标价再砍一半,你明年二手车敢买吗?再说了,电车贬值更狠,加剧了一种“这年头买车就赔本买卖”的共识。

那问题来了,厂家图什么?不降价就没人买车吗?真有那么惨烈?其实吧,还真是。厂家如果能等,也不会这么果断推出“半价时代”。你要知道,以往汽车降价会分细水长流和周期性两个流派。现在是联手变大甩卖,主流合资,豪华国产一起拉到大董(动)销价,摆明了“比价格”“拼刺刀”“血拼江湖”,也说明行业上的紧张已经到了极点。电车涨势汹汹,油车如果不拿“价”说话,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了。你说技术比新能源领先?没人信。你敢说油车驾驶乐趣真香?偶尔有,但大部分普通人谁跟你讲什么性能极限?大都想着“是个车,会开,便宜,能拉货拉人能代步”——讲白了,价格变成了唯一出路。

再看看豪华车市场的“屠杀”。以前奔驰宝马奥迪是神坛上的东西,三十万预算顶多摸个胎毛。现在奔驰A级干脆二十万以下贴地飞行,宝马X1三十万标价直接做活动到十五六万,这还不包括各种赠送基础保养“油卡”拿货抵价。这等于说豪华品牌都在用“自杀式降价”抢分市场。为啥?其实也简单:一是这些品牌要保证销量脸面,不能让新能源直接赶超;二是库存翻倍,4S店压货压力巨大,厂家再不给经销商放点水,下面就要反水。这样一看,“车价腰斩”,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是先捆绑了所有下游。普通消费者呢,当然“薅羊毛”薅得不亦乐乎,可也怕入手即成“接盘侠”,毕竟明天会不会继续降,真的说不准。

家用车中端市场咋样?更直接——大众速腾朗逸宝来,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轩逸,原本白领新婚实用男神标配。现在要嘛33%优惠起步,要嘛市场战略车型直接“打骨折”。传统车厂都懂,家用型油车是利润支柱,这一轮降价,几乎是为了最后一波清空库存,同时也释放出一种信号:大家都快“见底”了。你如果还觉得油车能再硬扛一两年,不妨问下卖车的销售:还保不保值?会不会越买赔得越多?事实就是,减价是大势所趋,压制了旧车型上升空间,而新能源替代又浮在明面。三大合资,日韩价格也慢慢干到国产区间。以后买车还分高低贵贱吗?我看都是争一口气罢了。

本土、自主、经济型品牌这块一直是拼性价比。长安逸动、荣威i5、吉利远景甚至宝骏五菱、奇瑞捷途江淮全杀红了眼。以前觉得八万买台合资能升级到更高配置,现在可能五六万各方面都不差,拉货接孩子、郊游钓鱼全都对上标。降价幅度一上来,低端市场刺激一波走量,可是国内燃油车的路以后还能再走多久?今年不清库存,明年换国六排放政策,谁还愿全价买你“油改电”边角料?厂家拼最后一波“以价换量”,更多指望“熬”过去再换个新赛道。

这几年,大家聊车都绕不开两个字:“新能源”。以前最贵的短板是技术便宜和配套,现在智能化一铺开,谁再讲油车的电子手刹和8气囊,那都是“情怀二手贩”。眼下谁的软件会OTA、会语音助手、会车家互联才最香。你说油车机械做得久远质量好,那些用五年换新的人根本不在乎。厂商看市场,实在看不到油车还能捞多少金,转身研发混动或者油电并举,已经算有志气了。

问题最后落在大家自身身上了——你家里真要添辆车,现在买燃油合适不合适?你说买现车能省十几万,对,绝对划算。但你得想清楚:几年后,油车是不是越来越难转手?政策风向是不是继续歧视燃油?加油站会不会像以前公用电话亭那样,慢慢变少?车船税道路限行的未来会不会越来越苛刻?还有一点,你去看看电车,十几万已经升到哪种体验?说真的,技术环境和舆论都没站在燃油车这边,随时准备淘汰是明面写着的。

可是诡异的是,电车现在“火拼”也是贴着地板卖。很多人看不懂,你降价我降价,厂家不都是赔本赚吆喝?你不买,“谁顶得住”?厂家压力大,经销商压力更大,厂家放价消费者倒是享不少好处,但这都是临时爽,长期还得看大盘。油车厂痛快降,殊不知折掉的品牌溢价、服务溢价、渠道网络将来都找不回来。一旦从神坛跌落到底线,下次再想涨上来,已经难咯。

有人说,降价是大好事,买车更实惠,何乐而不为?可你见过哪个行业长期靠促销能一直活得健康?降久了,消费者形成惯性消费心态,不降不买,买就等第N次清库存。车企拼一时销量数据,好看是好看,账面毛利却割骨抽筋,谁能把好日子一直过下去?再看看房市降价,买的人都怕明年又低,更别提车价、保值率。大家都盘算着,觉得“出手要靠下半年”。你要老司机,讲究使用,没毛病。可新手选车,买个三年五年就扔的,也得算算将来跌价有多狠。市场变了,观念跟着变了,大甩卖看似割肉换血,其实是整个行业的变阵。

燃油车大降价,豪华车腰斩,中端家用车清库存-有驾
燃油车大降价,豪华车腰斩,中端家用车清库存-有驾
燃油车大降价,豪华车腰斩,中端家用车清库存-有驾
燃油车大降价,豪华车腰斩,中端家用车清库存-有驾

总结一下,我得说,“传统燃油车大降价”,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销售战,背后是行业大变局:产业结构洗牌、消费预期拐头、新能源蓄势待发。燃油车们不是不努力,是被行情逼得没招了。总有人说,价格就是生产力,谁降得下去,谁活得久。可你真信吗?明天可不是靠价格低就能活命的年代。

该不该买?会不会亏?车要不要先上车?答案心中自有。不怕亏,自用合适,有刚需,眼下确实是买燃油车的窗口。可你要图保值图未来,还是别迷信便宜。毕竟你省了点钱,可能会失了下一轮“换道超车”的资格。市场在变,观念在变,下次轮到电车“打骨折”,你还信仰黑油烟吗?

燃油车大降价,豪华车腰斩,中端家用车清库存-有驾
燃油车大降价,豪华车腰斩,中端家用车清库存-有驾

说到底,谁也不是救世主,车企拼命打价格牌,拼的是明天能不能翻身。这场大清盘背后,你看到的是便宜,实则是未来。哪个“明天”会先来?你觉得呢?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