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就是说,这事儿有点反常识了。
我最近瞅了眼商用车七八月份的数据,差点以为自己电脑中了病毒。
在一汽解放新能源的销量那一栏,赫然写着:同比增长479.5%。
我当时就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又戴上,没错,数字还在那儿。
这感觉,就像你打游戏,地图上明明写着这是“新手村”,结果出门就撞上个满级大BOSS,一刀秒了全场。
七八月啊,朋友们!
三伏天,热得连马路都快化了,整个行业都在放慢节奏,准备“夏眠”,结果解放整了这么一出“冬泳”,还顺便破了奥运纪录。
这就不是淡季不淡的问题了,这是压根没把“淡季”这俩字儿放在眼里。
这剧本到底是怎么写的?
等等,让我想想…这事儿得从那场名叫“攻坚九月”的动员会说起。
那会开得,据说跟演唱会抢票现场似的,群情激昂。
他们老总于长信讲了个词,叫“重要转折点”。
当时我就纳闷了,你们一个常年霸榜的选手,市场份额都快捅破天花板了,哪来的“转折”?
现在回头一看,人家说的转-折-点,可能不是从低到高,而是从“遥遥领先”到“你们连我尾灯都看不见”的那个点。
杀人诛心啊。
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嗨,老把戏了,给经销商压库呗。
把一仓库的车全算成销量,数据不就上去了?
搁以前,这招确实好使。
可这次邪门儿就邪门儿在,解放的终端数据,就是真正卖到老百姓手里的车,比批发数据还高。
这操作就好像,你不仅把货都铺到了小卖部,小卖部老板还跟你说:老板,货不够卖,再来两车!
这就有点意思了。
这背后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时间线往前拉,回到2025下半年,解放内部进行了一场“大扫除”。
以前那一套层层汇报、九转十八弯的营销体系,直接被简化了。
说白了,就是把权力还给了一线,让那些天天在市场上“泥潭里摸爬滚打”的人,有了直接开火的权力。
这可比在办公室里看PPT做决策,来得直接多了。
光改人不行,还得有家伙事儿。
解放那两个月的新品发布,跟下饺子似的。
今天一个智慧动力域,明天一个鹰途大马力,后天又整个天然气“强芯剂”。
友商可能还在为一款新车开几十场发布会,解放这边直接甩出一桌“满汉全席”,从高端到亲民,从燃油到新能源,主打一个“总有一款让你掏钱”。
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在搞地毯式轰炸。
行,夸了半天,咱也得冷静下来盘盘这事儿背后的风险。
这种打了鸡血一样的增长,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很大程度上是踩准了“国四置换”的政策风口。
可风总有停的时候,浪潮也总会退去。
今天这479.5%的增长,有多少是市场的真实需求,又有多少是政策催化下的“寅吃卯粮”?
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靠着一针兴奋剂破了世界纪录,大家都在欢呼,可药效过了之后呢?
是会一蹶不振,还是能保持状态?
还有那个“百万年薪”的激励,听着就让人眼红。
钱给到位了,狼性自然就出来了。
但这会不会导致动作变形?
为了抢单子,会不会过度承诺?
为了冲业绩,会不会把一些不合适的客户也拉进来?
这种短期的“强心针”,对品牌的长期健康,是补药还是泻药,现在还真不好说。
毕竟,经销商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背后,是真心的高兴,还是对未来库存的一丝忧虑,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以说,一汽解放这波操作,是一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市场突围,也是一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豪赌。
它赌的是市场的持续性,赌的是渠道的承载力,更是赌自己在新一轮技术竞赛中,还能不能继续领跑。
这盘棋下到这,是越来越好看了。
全年30万辆的目标,就像悬在山顶的宝剑,看着诱人,但也够险。
咱们就继续看吧,看看解放这出戏,究竟是会演成一部所向披靡的英雄史诗,还是一部高开低走的警世寓言。
反正,瓜子我已经备好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