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嘞,家人们,先别着急划走,今儿这事儿啊,得盘一盘。
就上个月,吉利银河星舰7那8332台的销量,这数字,怎么说呢,放在今天这个恨不得把车按斤卖的紧凑型SUV市场,不算啥顶天立地的奇迹,但绝对是在烂泥潭里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要知道,围着这块肉的,可全是饿狼。
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跟座大山似的杵在那儿,哈弗H6天天琢磨着咋梦回巅峰,更别提长安CS75PLUS这种老油条了。
星舰7这车,起步价不到十万,顶配也就十三万出头,愣是在这片“血海”里撕开个口子,本身就挺有意思的。
可吉利这哥们儿,好像嫌这水还不够浑。
前脚销量刚稳住,后脚就在工信部网站上,悄咪咪地把新款星舰7的“素颜照”给挂出来了,还顺手塞进来一个纯电版的亲兄弟。
这操作,就像你以为双十一抢破头的是个半价吹风机,结果快递小哥“哐当”一下给你卸下来一台对开门大冰箱,让你有点懵。
插混版的EM-i兄弟们估计心里都得犯嘀咕:好家伙,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学着人家搞“纯爱”了?
插混版那边,电池给了8.5、19、29.8千瓦时三个梯队,纯电续航也从45公里一直给你拉到155公里,跟打扑克似的,手里攥着一把顺子,看你要哪张。
这路子挺贼,用不同的续航和价位织一张大网,把预算从九万到十三万的客户,都往里头捞。
可到了纯电版这儿,吉利突然就玩起了神秘,参数藏着掖着,就甩出来一个160千瓦的电机功率,续航里程?
“暂未透露”。
这就好玩了,你这是在憋个史诗级大招,还是怕说出来的数据不够响亮,先吊着大家胃口?
咱们再拿放大镜看看这俩兄弟的身材。
插混版长宽高4740/1905/1685毫米,那个新来的纯电版呢,长了10毫米,矮了5毫米,变成了4750/1905/1680毫米。
轴距倒是一模一样,2755毫米。
看出来没?
猫腻就在这几毫米之间。
多出来的长度和压低的高度,十有八九就是为了在空气动力学上耍点花招,给那金贵的续航再抠出几公里来。
这刀法,比外科医生还精细,就为了那么一点点风阻。
但光自己算盘打得精,市场买不买账,那可是另一回事了。
你以为多一个纯电版就是多一条赛道?
我看更像是一场赌局。
现在这新能源市场,插混和纯电的路线之争,吵得比豆腐脑是甜是咸还厉害。
有人觉得插混是完美情人,能烧油能充电,治好了多年的续航焦虑。
也有人觉得插混不够纯粹,背着个发动机到处跑,算哪门子电动车?
就是个“电动爹”的远房表亲。
吉利这一手“我全都要”,看着是左右逢源,不得罪人,但也可能两头不讨好。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车企也一样。
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总比三心二意更容易出彩。
你看隔壁比亚迪,DM-i和EV两条腿跑得飞起,那是人家起步早,技术家底厚,在消费者心里已经挂上号了。
你买比亚迪,买的是一种“确定性”。
吉利银河作为一个新系列,还在刷脸熟的阶段,步子迈这么大,就不怕扯着自己么?
再说,星舰7纯电版一落地,睁眼就得面对比亚迪元PLUS、埃安Y这些狠角色。
人家不仅是销量榜上的钉子户,口碑稳,价格还一个比一个卷。
星舰7纯电版,要是定价没诚意,或者在智能化、三电系统上拿不出点“独门绝技”,想从这帮饿狼嘴里抢食,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
当然,我也不是纯粹在泼冷水。
吉利敢这么玩,肯定有他的底气。
这几年吉利从“买买买”的土豪变成了埋头搞技术的“技术宅”,CMA架构、雷神电混,这些都不是花架子。
就说星舰7 EM-i上那台1.5L发动机,82千瓦的功率看着是不起眼,但懂行的都明白,混动车的发动机,追求的不是嗷嗷叫的极限输出,而是热效率。
它就像一个队伍里的金牌辅助,默默给电机大哥递蓝递血,保证输出环境。
所以啊,新款银河星舰7这一出,与其说是简单的产品上新,不如说是吉利在新能源这盘大棋上,落下的一枚充满变数的棋子。
它想用更全的产品线去拥抱市场的不确定性,但也可能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而分散了核心火力。
它面前的路,一半是星辰大海,另一半,可能也是万丈深渊。
最后,我想问问屏幕前的各位老铁,你们怎么看吉利这波操作?
插混和纯电,你们兜里的钱准备投给谁?
要是星舰7纯电版最后定价12万起步,你会不会给它一个机会,让它进你的购物车?
评论区聊聊呗,让我瞅瞅谁是真正的明白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