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拍下玛莎拉蒂?竟是老头乐!线上拍卖的诱惑与陷阱
166元起拍的“玛莎拉蒂”
广东冯先生滑动手机屏幕。
夜已深。他想换辆自动挡车。
拍卖平台跳出一行标题:“2025新款 玛莎款 新能源电动低速代步汽车” 。
车标三叉戟。线条凌厉。像极了豪车玛莎拉蒂。
起拍价仅166元。
“捡漏的机会?”他心想。平台确有百元拍车的先例。
交完3500元保证金。他出价一次。睡了。
一觉醒来。天塌了。
竞拍成功!19966元拍下“玛莎拉蒂”。
加上佣金。总价21563元。
惊喜?不。是惊吓。
细看页面——
“商用车、纯电燃料”。
照片光鲜。但无详细参数。
车标近看。竟是高仿!
所谓豪车。实为“老头乐”。
一款无法上牌、禁行多地的老年代步车。
文字游戏的陷阱
“玛莎款”。一个“款”字藏尽玄机。
商标与玛莎拉蒂相似度超90%。
属性栏小字标注“商用车”。但谁注意?
页面只有照片。无文字说明。
同款车电商直售仅19900元。
冯先生多花两千。还差点赔上违约金。
“我是年轻小伙啊!”他苦笑。“开老头乐上路?”
维权之战
悔拍!机构冷冰冰回复:
扣900元违约金+200元服务费。
凭什么?
高仿商标本就涉嫌违法!
《商标法》明令禁止误导性近似标识。《反不正当竞争法》剑指混淆行为。
媒体曝光后。机构怂了。
全额退还保证金。下架链接。
可“宝马款”老头乐曾排队待拍。
下一个受害者会是谁?
万亿市场的阴影
网络拍卖年规模超万亿元。
“直播拍卖”“同步竞价”。形式炫目。
但乱象呢?
虚假宣传。恶意串通。以假充真。
平台审核形同虚设。
今年《网络拍卖规范指导意见》出台。
要求平台核验资质。标记自营。清理违规信息。
但执行呢?冯先生的案例是试金石。
你的保证金不是赌注
律师林小明直言:
卖家有告知义务。混淆商标可撤销合同。
消费者总幻想捡漏。
但馅饼背后常是陷阱。
记住——
仔细看属性栏小字。
搜索同款比价。
保留截图证据。
别让“玛莎款”偷走你的两万块。
拍卖槌落下时。
你以为赢得豪车。
实际签收的。
可能是一台无法上路的幻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