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进气式格栅:如何将被动设计转化为高效主动功能?

探秘主动进气式格栅:如何实现被动设计的主动化转型?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车型开始配备主动式进气格栅,这一技术究竟如何实现被动设计到主动控制的转变,又带来了哪些显著的优势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主动进气格栅系统的运作机制及其所带来的益处。

主动进气格栅系统,简称AGS,是一种通过调整进气格栅的开闭程度来控制发动机舱进气量及整车风阻的先进技术。这一系统不仅有助于提升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还能加速发动机的预热过程,为汽车的性能和效率带来显著的提升。

主动式进气格栅的运用使得汽车能效变得更为可控。该格栅的设计理念在于根据行驶状况智能调节空气阻力。当格栅处于关闭状态时,空气阻力会显著减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油耗,进而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而当叶片打开时,进气格栅能确保发动机室得到最佳的冷却效果。此外,主动式进气格栅的关闭状态还能有效增强机舱内部结构的隐蔽性,进一步提升汽车的整体美观度。

1.主动式进气格栅的运行逻辑

主动式进气格栅的运行逻辑基于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这些传感器和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况。根据这些数据,格栅会智能地调节其开启或关闭状态,以实现最优的空气阻力控制。在低速行驶或停车时,格栅会保持关闭,以减少空气阻力,从而降低油耗。而在高速行驶或发动机需要更多冷却时,格栅则会打开,确保发动机室得到适当的冷却。这种智能调节机制不仅提升了汽车能效,还优化了发动机室的冷却效果。

2.主动式进气格栅的节能逻辑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式进气格栅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感知车辆状态并作出相应调节。其中,一项重要的节能逻辑体现在发动机的暖机过程中。当发动机刚启动时,由于缸内温度较低,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导致油气混合物难以点燃。为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ECU会指令多喷油以提升油气混合物中的汽油浓度。随着发动机的运行和缸内温度的上升,汽油的挥发性逐渐增强,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也得到改善,此时ECU便会减少喷油量。因此,如果能够缩短发动机的暖机时间,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喷油量,从而降低油耗。特别是在冬季,由于热机时间可能较长,这种节能效果会更为显著。此外,主动式进气格栅的快速暖机功能不仅有助于降低油耗,还能让车内在寒冷的冬季更早地享受到暖风的舒适。

3. 风阻降低与省油:

主动进气格栅,特别是外置式设计,在减小风阻方面表现尤为出色,能降低0.02至0.025的风阻系数。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GS(主动进气格栅)与车头距离的增加,其对风阻的减小效果会逐渐减弱。
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气流会穿过进气隔栅进入发动机机舱,并流经冷却液散热器、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等散热装置。这一过程中,气流与散热器内部的鳞片结构发生碰撞,导致显著的速度降低,从而增加了风阻。此外,气流从机舱底部流出时,会与原本在底盘高速流动的气流相撞,进一步阻碍了底盘区域的气体流动,进而增大了空气阻力。然而,如果车辆配备了能够在高速时完全关闭、中高速时部分关闭的主动格栅,那么进入机舱的空气流量将得到显著减少。这相当于减少了机舱气流与底盘气流的汇合阻力,进而实现了车辆风阻的降低。

4. 主动进气格栅的工作原理:

主动进气格栅是由车辆的行车电脑(ECU)进行智能控制的。在发动机需要升温的低温环境下,或发动机负载较低、散热需求不高时,ECU会指令主动格栅关闭,以保持发动机的热量。而当发动机温度超过理想范围时,ECU则会打开主动格栅,引入冷空气帮助发动机散热。格栅的开启与关闭时机,是由ECU综合考量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外部环境温度以及车辆行驶速度来精准决定的。同时,若车辆空调系统启用外循环,主动格栅也会相应打开,以确保空调系统获得足够的新鲜空气。

5.结语

经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汽车上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百叶窗”其实大有玄机。它不仅能通过降低风阻或加速发动机热机来帮助节省油耗,还能让驾驶者在寒冷的冬季迅速享受到温暖的暖风。这一设计在为车主带来经济实惠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驾驶体验。随着全球油耗标准的日益严格,主动进气格栅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追求用户体验的豪华品牌或热机速度较慢的混动车型。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每一位驾驶者都能领略到这一“越野百叶窗”所带来的非凡魅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