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实在是魔幻。
你把苏州和无锡的工业产值拉出来看,那数据,亮瞎眼。一个是全国前三的常客,一个是稳坐前十的大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哪个拎出来不是一套套的组合拳,打得全国其他城市找不着北。理论上,这种工业巨子,家底厚得跟城墙似的,想干点啥不行?
但偏偏,在造车这门最性感、最烧钱、也最能体现一个地区制造业终极实力的生意上,苏锡常这哥俩,就像是被点了穴,一动不动。
你说他们不行吧,他们浑身都是活儿。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内外饰、车载芯片,汽车产业链上除了四个轮子和一个外壳,剩下的他们几乎都能给你配齐。全球知名的零部件巨头,博世、采埃孚、大陆,在苏州无锡的工厂开得跟自家后花园一样。这就好比一个厨子,顶级食材堆成山,米其林三星的刀具锃光瓦亮,结果你问他,招牌菜是啥?他给你端上一盘拍黄瓜。
你说他们行吧,这都新能源混战打成世界大战了,人家合肥赌出了蔚来,广州孵出了小鹏,上海有特斯拉超级工厂,北京揣着理想和小米,就连隔壁杭州都跑出了个零跑。苏锡常呢?本土一个能打的“新势力”都没有。在燃油车时代没造出个“苏牌”、“锡牌”可以理解,毕竟那是讲究血统和交情的老江湖。但在新能源这个大家一起从零起步、全靠胆子大和PPT做得好的新牌桌上,他们连个像样的筹码都没摸到。
这就很奇怪了,浑身都是G点,但就是高潮不起来。
问题到底出在哪?说白了,三个字,路径依赖。或者说得更玄乎一点,是“命”。
第一个“命”,叫“出身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套老祖宗的逻辑,放在中国工业布局上,简直是金科玉律。上世纪那个讲究“计划”的年代,国家要在地图上插旗子,决定哪个地方种粮食,哪个地方炼钢铁,哪个地方造汽车。一汽落在长春,二汽扎根十堰,上汽守着上海。这些都是“共和国长子”,是带着户口本和编制来的。
苏州和无锡呢?天赋点全加在了轻工业、乡镇企业和后来的外向型经济上。他们的户口本上,压根就没“汽车整车”这四个字。这就决定了,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国家搞“市场换技术”的大战略时,那些有“长子”身份的城市,顺理成章地成了外资品牌的联姻对象。一汽配大众,上汽配大众,东风配雪铁龙,广汽配本田。
而苏锡常,手里捏着一堆顶级零部件厂,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洞房花烛,自己连个媒婆都算不上。没有那个“妈”——国营整车厂,自然就生不出“混血儿子”——合资品牌,更别提后来基于合资技术和经验搞出来的“亲孙子”——自主品牌。这就是历史的惯性,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后面的就全拧巴了。
第二个“命”,叫“家门不幸”。
江苏其实不是没有自己的“长子”,南京汽车集团,南汽,就是那个曾经的希望。论资历,南汽比国内很多车企都老;论门类,商用车、乘用车都能玩儿。手里还一度攥着跃进、依维柯、名爵这些牌子。按理说,有这么一个省级龙头在,怎么着也得拉兄弟一把吧?
如果南汽能像上汽、广汽那样,在省里的扶持下做大做强,一路升级打怪,那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了扩产能、上新车,它必然要在省内寻找新的生产基地。这时候,谁的配套最全?谁的营商环境最好?谁的工人最熟练?答案不言而喻,肯定是苏州和无锡。南汽的整车项目,大概率会像下饺子一样落户苏南。
但现实没有如果。一声叹息。2007年,南汽被上汽集团整体收购,成了上海人家的全资子公司。江苏省的“亲儿子”,过继给了隔壁财大气粗的上海老王。这一操作,直接让江苏汽车工业的“大脑”被摘走了。一个失去了自主决策权的企业,它的战略布局首先考虑的是整个上汽集团的利益,而不是江苏省的区域协同发展。苏州无锡的零部件产业再发达,也只能继续当个“供应商”,想等“亲哥”来建厂?梦里啥都有。
第三个“命”,叫“级别压制”。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是拼“出身”和“家底”,那新能源时代就是拼“胆识”和“资本”。
造车新势力,本质上是一场资本的豪赌。它不是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而是科技、互联网和金融的三体运动。蔚来最惨的时候,是合肥市政府基金拿出70个亿来续命;小鹏、理想、小米这些,背后站着的是广州、北京这种顶级城市的资本圈、人才圈和政策圈。
造车不是请客吃饭,是烧钱,是拿投资人的钱放烟花,看谁的烟花更大更亮,能亮到IPO敲钟的那一天。这场游戏的入场券,就是城市的“能级”。
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它们手里攥着的,不仅仅是钱。是能撬动千亿资本的产业基金,是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顶尖人才的城市品牌,是能直达天听的政策话语权。这些是“高配城市”的独家资源。在这里,一个疯狂的想法,可以迅速找到一群更疯狂的投资人,和一帮愿意陪你疯狂的顶级工程师、营销天才。
苏州和无锡,经济上是巨人,但在行政级别上,只是“普通地级市”。这个“普通”,限制了它们在资本游戏中的想象力。它们可以为成熟的制造业项目提供最好的配套,但很难为一个八字还没一撇、全靠创始人一张嘴的烧钱项目,提供那种“赌上身家性命”的金融支持和资源背书。风投、产投的规模和风险偏好,跟北京、上海、深圳不在一个量级。顶尖的智能驾驶算法工程师、品牌营销鬼才,也更愿意去那些“宇宙中心”。
所以你看,苏州和-无锡的汽车产业困局,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或市场问题,它是一部交织着历史、政治和资本的命运交响曲。
出身没赶上好时候,家里的大哥又被过继,想在新赛道上靠自己单干,结果发现牌桌的级别太高,自己连上桌的资格都差点。
这事儿,你说气不气?但这就是现实的骨感。一个城市的产业,就像一个人的命运,充满了各种偶然和必然。苏州和无锡,已经是偏科的顶级学霸,靠着自己擅长的科目考进了清华北大。你非要问他,为啥奥数没拿金牌?
他只能摊摊手,说一句:
可能,这就是命吧。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