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老张家的新楼下,多了一台崭新的混合动力SUV,车标是熟悉的大众标记,一打早工回来就碰上他在擦车。我一时嘴快,便搭腔:“哎呦,张哥,最近混动车可火,你这是准备跟上潮流啦?”
张哥头连忙摆了摆,苦笑湮在引擎盖底下:“哪是跟风呢?当时觉得还能省点油钱,现在才知道,麻烦大着呢!”他撸起袖口,说前一阵才折腾坏了个叫“电控模块什么的”,去4S看,师傅抻着脖子看了半天,摇头晃脑,开口就要六千多,零件等了十天才到。这事当时他在自家楼下的微信群里吐槽过,群里那老于还笑他:“你还不如再凑合老帕萨特开开,底儿薄铁厚修便宜,混动有啥好,省下的那点油,都不够赔电池钱。”吵吵完张哥心态差点绷碎。
其实,油电混动这事儿讲起来,最开始真都是好话传的快,说啥既能加油也能充电,再也不用守着充电桩发愁。可等真用起来,问题比谁都明白。隔壁那小戴,弄了辆比亚迪秦DM,前阵在城外高速路飚着,突然仪表盘跳出来个“动力受限”,车直接慢下来停应急车道。那场面别提多尴尬,来回开关钥匙鼓捣半天,这才缓过来。他回来说,要不是当时刹车不急,还不晓得会咋样。
再有一次喝喜酒,碰上一哥们聊二手市场,几杯下肚,人家才吐真言:“现在混动电池换一次能顶半辆车钱,你见过帕萨特GTE的电池换一次最便宜啥价没?我问过上海市场,底价就是四万起,还得预约。二手混动车噢,好歹你得留点心,电池寿命两年亏一半你都费解。”让我想起来还有乡下老侄去年回老家,特意买了辆国产小众混动牌子旗舰,结果半年了空调面板偶尔死机,服务站连零件都不好订,师傅就一句话:“咱这种新鲜玩意儿,零件比国产猪肉还紧俏。”
要说混动车环保,说白了也就听着舒服。县里去年拆了个回收点,干电池堆委委地装了整半仓库,大叔捧过来一块模样新鲜的电池壳,让我看能不能变废为宝。我一查,是某进口SUV混动下来的退役电池。这东西正规地方好像也没人回收,小作坊收些零散,价格低得吓人。电视上说新电池开采锂,还带点土壤污染,反倒算下来,环保账都要折进去了。
至于燃油跟混动账本里那点差价,也喝两顿烧烤就聊明白。听我们胡同口那胖刘一比划,“纯算买车那几万块价钱,五年下来油混动的花销和油车差得没多少,二手还掉价快。”保养啥的又麻烦,不懂的地方修理厂还不大敢接。张哥去年一次奥德赛混动小保,修理铺直接撇嘴:“电驱坏了咱接不起,得回原厂。”
还有更离谱的,朋友圈里今年有段歪门邪道传闻,说2025年以后,这帮油混子技术被纯电挤下去,二手都没人要。老赵做二手车贩子,发语音抱怨:“混动三年前值三十万出头,现在呢,标价还砍半,一推都推不动,谁愿意回去修电池烧钱?”再看新车配置,以前啥记忆座椅、侧窗手势解锁、后排双层玻璃,现在混动上加配置其实没啥用,电系统一出问题,按键再多都是装饰。
路况这事儿,南方梅雨季弄得路边总是水坑,有一次混动车主反映高压线缆受潮报警。3S店那修车师傅拍着脑袋说:“电混本身没问题,就是线路防水得定时查,尤其一路泡泥水回来,回头先把挡泥板拆着瞅瞅。”人糙点的车友,嫌麻烦都不理,结果半年后拖车进站啥情况都有。
另一个也有意思,新混动车标榜智能倒车、车道保持。听小区车友群试了几回,吐槽说“开都不敢随便用,在老小区窄巷子里反应慢得要命,还不如我媳妇抓着方向盘靠谱。”这技术,时髦是时髦,不太顶用。
保值就别提了,每逢小区跳蚤市场,总化缘似的喊混动车五折甩,都没带犹豫的。听说今年北京车牌指标放宽,纯电还稍微抢手,混动直接被挂冷了。新入手的主儿,怕日后修电池亏本,买车都要掂量有没有啥“终身三电质保”。邻居老吕还调侃,“这种终身承诺,看看签的合同字眼,可别被小字坑了。”
再说个上周遇到的奇葩:我朋友胖墩搞过一次“假充电桩”乌龙,装桩时物业走错电路,混动车白天充半天,晚上自放电,全楼跳闸。后来一查,混动比纯电还难伺候,白天不充等晚上掉链子,修电表的钱比充电贵。
这些见缝插针的小事,倒让人觉得混动这玩意有点像二十年前刚冒头的DVD机,初听一切美好,真用上了就“这那都不好搞”。不过小区还是有人新买,说实用,就是音响升级包加三千,一点用没有,又鸡肋。老王媳妇直言:“买新不如省心。”
顺带提一句,今年听销售无意提到几个还没流行起来的冷配置,比如混动车个别版本带“三代热泵空调”,夏天说比燃油省电,但师傅说这玩意儿坏了二手配件更难找——能碰上一回,修理厂都称奇。
至于那群里笑话混动车的段子——“省油?省事?不如备根拖把,随时拖回去修电池!”说笑归说笑,真遇上磨人的糟心毛病,谁承受谁知道。
再补一句,姐夫家那台准新混动,前几天卖给个外地小买卖,才跑八千多公里,用得没几回。二手车市场眼都不眨,直接砍价下去一半,说白了,他们怕的不是电池现在不行,是以后说不准哪天突然罢工,换电背时多掏钱。一句话,一车俩魂,哪头都不让人踏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