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本田,脑海里总绕不开那句玩笑话,“买发动机送车”,足见其动力技术的深厚功底。然而,这家以技术立足的日系巨头,却似乎在国内硬派SUV这波浪潮里,成了个旁观者,旗下那台叫Passport的,硬是被我们错过。
它那副硬朗身板,确实有辨识度,不像常见的城市SUV。方正的熏黑中网配大号本田标,矩阵大灯眼神挺犀利,整体风格有点粗犷,甚至有人觉得它跟福特某些车有点神似,力量感是到位了。
侧面线条更是毫不掩饰它的越野意图,车顶行李架、大尺寸越野胎、粗壮的下护板、熏黑轮眉,这些元素叠加上去,就是在告诉你:我不是来逛街的。
尺寸上,这台定位中型SUV的Passport,车长4839mm,车宽居然超过2米达到2019mm,车高1857mm,轴距2890mm。特别是快到1米9的车高,视觉上的压迫感和硬派气质确实很足。
可话说回来,光有硬朗外观和不错的“三围”就够了吗?在国内这片卷到极致的市场,尤其是硬派SUV领域,它的缺席显得格外突兀,也让人好奇,当年本田究竟是怎么想的?
内饰方面,Passport走的是纯粹的实用路线,越野功能优先。中控对称,12.3英寸的悬浮屏,三幅方向盘,按键换挡区,一切都透着股子“够用就行”的劲儿。
这跟国内如今新能源硬派SUV那种恨不得把家里客厅搬进来的精致感和科技感,完全是两个路子。尽管有12扬声器的BOSE音响,红色缝线和镀铬装饰也试图提升点档次,但骨子里还是偏向硬朗实操。
动力是本田的招牌,Passport搭载那台3.5L V6自吸发动机,最大马力285匹,配10AT变速箱。账面数据看着不惊艳,但大排量自吸的线性输出和稳定性,在越野场景下确实有它的优势,能更细腻地控制动力。
再加上它那套全新研发的第二代四驱系统,融入了扭矩矢量i-VTM技术,扭矩承载量比上一代提升40%,响应速度也快了30%。这套组合拳,听起来确实有两把刷子,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精准脱困的时刻。
然而,就是这样一台看似有技术、有硬度的车,却只在海外市场晃悠,压根儿没想过趟国内这滩水。是本田预判失误?还是根本不看好这个细分市场?
设想一下,如果早几年,本田能给它换上2.0T发动机,依然配10AT变速箱和四驱,然后把价格压到30万元以内,引进国内,会不会有一线生机?
那个时候,硬派SUV市场远没有现在这么“热闹”,选择相对有限。一台有合资品牌背书、有本田技术底子、价格亲民的硬派车,或许真能闯出一片天。
但现在回过头看,这个“如果”已经没有意义了。国内硬派SUV市场格局大变,以方程豹豹5、豹8、捷途山海T2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车型,不仅在越野能力上不含糊,更是在智能化、舒适性、能耗方面树立了新标杆。
它们用混动或纯电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硬派SUV油耗高、日常驾驶体验差的痛点,精准抓住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本田Passport那套纯燃油大排量动力,在这个新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即便本田现在想通了要引进,甚至是国产,面对这些强劲且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手,Passport的市场前景也确实不容乐观。它错过了最好的入场时机,也似乎没能跟上国内市场的演变节奏。
所以,这台本田Passport,与其说“不比普拉多香”,不如说它压根儿就没机会站到国内这个擂台上,去和普拉多或者其他任何车型真刀真枪地较量一番。它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关于“时间窗口”和“市场适应性”的遗憾注脚。
它有着本田的技术基因,也具备硬派SUV该有的硬件,但在国内市场,它只是一个传说,一个存在于海外图册里的车型。它的缺席,或许是本田的保守,或许是战略的失误,但无论如何,国产硬派SUV的崛起,已经让这扇“机会之窗”彻底关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