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

半年仅卖713辆!这个诞生于北美的豪华车品牌,国内真没人要了?

英菲尼迪,这个名字你可能已经很久没听人提起。但就在2025年上半年,它在中国市场总共只卖出了713辆车——平均每天不到4台。这个数字,甚至比不上某些热门车型一个4S店一个月的销量。

它不是没红过。2017年巅峰时期,年销近5万辆,增速一度盖过雷克萨斯;它也不是来得晚,2007年就进入中国,和雷克萨斯几乎同一起跑线。可如今,走在街上,别说认出它的车标,很多人连“英菲尼迪”三个字都念不准。

为什么一个曾经风头无两的日系豪华品牌,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我开着它的最后一款主力车型QX50,跑了三天两夜,试图从方向盘后,找到答案。

01 外观:运动豪华的“遗风”,还在不在?

第一眼看到QX50,我必须承认——它依然好看。

双拱形进气格栅配上弯月形D柱,是英菲尼迪标志性的设计语言。尤其是那个D柱,从侧面看像一道优雅的弧线,像是把月亮裁了一角嵌进车身,这在当年可是独一份的创意。我问过几个路人:“这车啥牌子?”有人说“奔驰GLC改的”,有人说“看着像讴歌”,但没一个猜对。

可问题是,这套设计语言,从2013年第一代QX50(那时还叫EX)就开始用了。十年未大变,哪怕2023年小改款也只是换了灯组造型、加了点镀铬装饰。而同期的宝马X3、奔驰GLC都已换代两轮,奥迪Q5L更是玩起了数字化前脸。

我开着它停在商场地库,一对年轻情侣路过,女生说:“这车有点眼熟。”男生回:“老款Q5吧?”

你看,辨识度还在,但品牌认知已经模糊了。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02 内饰:当年的“质感王者”,如今只剩“情怀”?

坐进车内,我反而松了口气——英菲尼迪的内饰,依然能打。

中控台大面积真皮包裹,缝线工整,手能碰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的。那个双波浪形木纹饰板,虽然有点“老干部风”,但用料扎实,反光质感不像廉价仿木。8英寸屏幕虽小,但UI逻辑清晰,空调旋钮阻尼感十足,盲操毫无压力。

我特意摸了摸车门内衬和座椅接缝处——没有松垮,没有异响。这让我想起2015年第一次试驾Q50L时的感受:它是少数能把“豪华”二字落在细节里的日系车。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豪华感≠科技感。

当我掏出手机想连CarPlay,发现它居然只支持无线连接,且反应慢半拍;主动降噪功能开着,胎噪风噪依然明显;座椅加热要按三次才能开启,逻辑反人类。

而隔壁的凯迪拉克XT5、雷克萨斯NX,早就用上了14.7英寸大屏、5G车联网、座椅记忆+通风全套配置。

更扎心的是,我试驾的这台是2024款顶配,落地价接近40万,可它用的还是2014年那套M274 2.0T发动机+CVT变速箱——没错,就是奔驰C级淘汰下来的那套动力总成。

03 动力与操控:VQ时代的“余晖”,还能照亮多久?

说到英菲尼迪,老车迷一定记得那个神级代号:VQ35。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当年VQ系列发动机被称为“史上最佳V6”,连续14年入选沃德十佳。那种丝滑的加速感、高转速的声浪,是无数JDM迷的白月光。

可现在呢?全系换装2.0T四缸机,最大马力268匹,零百加速7.9秒——数据看着还行,开起来却像被捆住了手脚。

我特意找了一段山路试驾。深踩油门,发动机嘶吼,但CVT变速箱却“温柔”地把动力一点点释放,完全没有当年VQ35那种暴躁的推背感。过弯时,底盘支撑不错,转向精准,但ESP介入太早,还没到极限就被强行“拉回来”,像是驾校教练在副驾踩了刹车。

一位老车主在论坛留言:“我2016年买的QX70,VQ35+7AT,现在开了15万公里,油耗才11个,动力一点没衰。现在这新款,真不是一回事了。”

不是消费者变了,是英菲尼迪没跟上。

04 智能化与安全:还在“画饼”,别人已“交卷”

2025年了,不谈智能,寸步难行。

英菲尼迪宣传的ProPILOT超视距辅助驾驶,理论上支持L2级功能,但实际体验让我失望。

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频繁误判前车,车道保持只能识别清晰标线,遇到施工路段就“罢工”。最离谱的是,自动泊车系统识别车位慢得像蜗牛,我等了三分钟,它还在“扫描中”。

反观竞品: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理想L6:全系标配NOA导航辅助驾驶,城市道路都能自动变道;

问界M7:华为ADS 2.0,无图也能开,自动泊车30秒搞定;

就连凯迪拉克CT6,都用上了Super Cruise超级巡航,脱手驾驶合法合规。

而英菲尼迪呢?2023年才发布Vision Qe纯电概念车,今年北京车展亮相,上海车展直接缺席。规划中的2025年电动化目标,至今没有一款量产车落地。

我在4S店问销售:“电动版什么时候上?”

他苦笑:“厂里没消息,我们也不敢说。”

05 真实车主怎么说?

我在车友群找到两位真实车主,听听他们的故事。

车主A,38岁,QX50 2022款车主:

“买它就是冲着颜值和内饰。但第三年就开始出问题——变速箱顿挫、发动机故障灯亮。4S店检查说是程序问题,升级完好了两天又复发。现在开起来提心吊胆,二手市场没人收,想换车都难。”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车主B,52岁,老款QX70车主:

“我这辆VQ35的开了八年,除了换刹车片,没大修过。现在英菲尼迪新款?技术倒退,品牌摆烂,我对它已经没信心了。”

这两段话,像两记耳光,打在曾经辉煌的品牌脸上。

06 和谁比?怎么比?

我们拉三款竞品对比:

车型 英菲尼迪QX50 雷克萨斯NX 凯迪拉克XT5 理想L6

价格区间(万) 23.98-35.98 31.88-54.88 33.27-46.27 24.98-27.98

动力系统 2.0T+CVT 2.5L混动/2.4T 2.0T+9AT 增程电动

智能驾驶 L2(基础版) L2(Plus) Super Cruise NOA城市领航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三年保值率 ≈45% ≈75% ≈60% ≈70%

经销商数量(2025) ≈80家 ≈280家 ≈230家 ≈350家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各品牌官网(2025年5月)

结论很残酷:

比品牌,不如雷克萨斯可靠;

比动力,不如凯迪拉克直接;

比智能,被理想甩出两条街;

连最引以为傲的“性价比”,也被新势力用配置堆死。

07 还有翻盘机会吗?

说实话,难,太难了。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它错过了两个最关键的“窗口期”:

国产化窗口:当BBA下沉到三线城市时,它还在犹豫;

电动化窗口:当比亚迪、特斯拉、蔚小理疯狂扩张时,它还在开战略会。

如今,经销商退网、品牌认知归零、产品断档,连基本盘都守不住了。

有人问:“如果现在换个名字,重新来过呢?”

我只能说:造一个新品牌,可能都比复活英菲尼迪容易。

但话又说回来,英菲尼迪真的一无是处吗?

不。它的设计功底、底盘调校、内饰质感,依然有可取之处。只是这个时代,容错率太低,等待心急的消费者。

最后聊聊:我们还需要英菲尼迪吗?

我开着QX50回到4S店,展厅空荡荡的,只有一位销售在刷手机。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我问他:“一个月能卖几台?”

他抬头看了眼:“上个月,一台。还是老客户介绍的。”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难过。

一个曾经敢于创新的品牌,因为产品更新慢、技术停滞、品控下滑、战略摇摆,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这不仅是英菲尼迪的悲剧,也是所有掉队者的警钟。

所以我想问各位车友:

如果英菲尼迪真出了一款靠谱的电车,你们会考虑吗?

在BBA和新势力之间,你还愿意给一个“老朋友”机会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

也别忘了,买车不是追潮流,而是选适合自己的伙伴。无论品牌大小,安全驾驶,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半年仅售713辆!这北美豪华车国内真无人问津?-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