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合并极氪,品牌定位分明,技术资源全面共享

吉利合并极氪这件事,最近真是让人感觉很有必要好好聊聊。大家应该都知道,吉利这次在股东大会上,居然拿到了95%这么高的支持率,这简直不是平时能见到的数字,可以说所有吉利的股东几乎都同意把极氪并到一块儿来。这个结果说明了啥?其实很简单,大家心里都清楚,“一个吉利”战略已经变成吉利发展的主旋律了,所有人都希望吉利能在未来竞争里面更有劲头、更有效率。

先说说合并的意义。吉利和极氪之前其实分着干,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内部掐得比外头和对手还厉害。极氪跟领克在20万到30万的车市场里互相扯皮,大家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毛利率还不高。曾经他们两个在智能驾驶系统上都砸了50亿,这钱说多不多,但是对车企来说也是够心疼的。大家都做自己的平台,结果最后还都没法完全拉开差距,市场上让人分不清到底选哪个品牌。你说这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

这次合并之后,就不一样了。技术、资源整合到一起,能把重复投资的坑都填上,从此不用两个部门各搞各的,重复浪费。这样一来,每年能省下10到20亿的研发费用,供应链成本也能降个5到8%,产能利用率直接提升。说白了,原来同一件事情俩团队都在干,现在合到一块,就事半功倍。厂子里的人也不用总觉得“我干这个他们也在干,结果又是内部竞争”,节省下来的钱和精力都能投到用户最关心的事儿上,比如技术升级和售后服务。

其实我觉得,整合不光是给吉利省钱省力,更牛的是品牌和产品布局一下就清晰了。现在极氪和领克归极氪科技集团管,主打30万以上的高端豪华新能源市场;而吉利本身、银河、雷达这几个品牌,就是吉利汽车集团,主攻10万到20万的主流市场。整个阵型拉得开,再也不用担心不同品牌之间你搞我、我踩你的事了。以前你买车都不知道选极氪还是领克,怕买贵了还没多大差别。现在好了,便宜一点的买吉利,想提升品质就可以选银河或雷达,想高级的直接看极氪或者领克,主打高端豪华。各个品牌各占山头,市场完全被覆盖住,用户买车选得也舒服,厂商自己不用窝里斗,整得像一盘散沙似的。

技术共享也太实在了。极氪的这些高级技术,比如SEA浩瀚架构、800V高压平台,现在都能共享到吉利旗下各个品牌上。你想想,以后15万的车型都有以前百万级别才有的超快充技术,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是巨大的福利吗?现在谁买电动车,不就怕充电难么?极氪的超充站已经上千个了,吉利自己也有5000个公共充电桩。合并后,这些资源都能连通起来,用户手机一个APP,想充电直接跨品牌找桩、扫码、支付,全流程都通了。电动化的用户,最苦的不是电池,是充电桩和方便性。吉利和极氪这下真是把用户体验拉满了,你说这未来还怕抢不到客户?

这合并还带来了全球化的新机会。极氪虽然起步晚,但它高端定位,尤其是极氪001这种车在欧洲很吃香,订单都已经2万辆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欧洲市场不光考验产品,还要看产能、渠道。以前极氪在海外拼命推,产能受限,销售网络也缺经验。现在吉利和极氪合并了,极氪可以用吉利这么多年在国外积攒的渠道和经销商资源,在全球布局就顺畅了。吉利本身已经准备2025年进军全球50个国家,还要在欧洲建工厂,这下极氪直接搭便车,把高端车卖出去还能保证产能,单靠极氪自己做很难做到这个规模。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最难的就是品牌背书、产品、服务体系,吉利都能给极氪托底,这步棋太关键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种大品牌的内部合并如果处理不好,伤的肯定是企业自己,用户体验也会大打折扣。但这次吉利和极氪合并,明显是吸取了过去经验,把自己原来分散的力量都聚在一起。国内这个汽车市场现在新旧能源都在混战,新能源渗透率一下子冲到50%,谁也不敢说稳稳站在胜利这边。现在不少自主品牌或者说以前靠微创新的小企业,不是天天降价就是拼硬件,一旦没了资本支撑或者政府补贴,马上就撑不下去。吉利这种把老本行稳住,同时结合新技术资源,显然目的更加长远。

吉利合并极氪,品牌定位分明,技术资源全面共享-有驾

这合并其实对整个行业都有示范效应。以前大家都想搞小而美,把品牌做细分,结果发现中国车市太大,小品牌花了大钱做研发,最后销量赶不上投入。吉利这几年尝试过方向,现在看还是合到一块,大家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是王道。“一个吉利”战略,其核心其实就是让所有资源围着主目标转,不搞内耗,不搞重复竞赛,所有人向着把中国品牌做强做大去努力。这对其他车企也是一个启示,就算是比亚迪、长安这样的大牌,也是要收拢兵力,强强联合。

大家以后买车选择会更明了,售后服务、技术也能享受到原来高端车才有的东西。技术下放,等于是吉利在用自己的资源拉高整个行业的门槛,把原来豪车的功能放到民用车里头,谁不愿意买这种物美价廉的好产品?极氪原来很多东西只能豪华车用,合并后像雷神电混2.0、神盾电池啥的都能下放,吉利用户一样能享受到。这样搞,不仅抢占中高端市场,也能保住平价车的根本。

说到底,这一步对吉利来说是质的飞跃。汽车市场本来就是拼技术、拼资源、拼渠道。这回吉利把极氪并进来,技术更硬核、资金更灵活、市场更加大气。合并后海内外都有品牌背书,吉利的国际影响力直接上了新台阶。你别看2025成都国际车展这个话题还在预热,吉利那时的阵容估计能吓住不少世界同行。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这不仅仅是吉利自己的事,更是整个中国品牌国际化的一步大棋。

吉利合并极氪,品牌定位分明,技术资源全面共享-有驾
吉利合并极氪,品牌定位分明,技术资源全面共享-有驾
吉利合并极氪,品牌定位分明,技术资源全面共享-有驾

总之,这次合并是实打实的内外兼修。不光让公司内部协调机制更顺畅,还让消费者能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高端产品的技术福利。再加上全球化布局,既抓住国内市场,又能在国际市场跟世界一流车企争锋。吉利用合并极氪这一局,把中国车企在全球格局里往前推了一大步,真正做到了技术、资源、品牌三赢。你要问合并后变化最大的是啥?我觉得就是吉利终于能更好地把自己所有优势聚在一起,不再有品牌之间互相掣肘,把中国车推向世界。这是一次彻底的转型,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里值得大书特书的关键时刻。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