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改款对于一款车的销量有重要意义,第四代吉利博越L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你几乎没有哪个车型在中期改款时能做到这程度的变化,但它做到了。而这个成功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我一直觉得,很多车企搞改款,太大,太表面。用户最在意的,是日常用车的体验。你怎么知道?我身边的朋友去年买车时,第一眼就被前排那两个实体按键吸引了。这个细节,很多新一代车把按钮全搞成屏幕触控,反而让人觉得好像更酷,实际用着不方便。吉利这次算是一针见血,特意保留了几个实体按键,方便调空调、音量这些常用功能。哈弗H6和长安CS75Plus,或者瑞虎8Plus的新款,都转成了全触控。便利性就差了点。
你知道吗,实体按键的优势不仅仅在操作便利,维护也简单。屏幕坏了?那得送维修。而按钮不一定会坏,也不需要解锁。这点,图像显示屏越搞越细腻,倒是有娱乐感,但缺点也一堆。还不是说有多科技感,而是实用不实用的问题。
再电子档把这事。我还记得那次我试驾别的车,手感不顺畅,一度还以为是手刹线卡了。结果一看,电子档把挂挡时还挺顺滑,但我心里想:它能用多久?是不是容易出问题?吉利这次依然坚持用电子档,把它放在了中控,感觉不那么突出,但用得惯后,还行。对比哈弗H6,长安CS75Plus的怀挡设计,实际上能挺快适应。不是哪个好看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耐用和方便。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很多用户提到,我就是惯了实体按键,别的车都轻轻一触,太碎。这句话其实揭示了一个问题——惯,要改起来很难。很多传统车型,像我爷爷那辈的爸妈,惯了旋钮、按钮,喜欢那种触摸感。你说,变了之后,是代表更酷,还是让他们觉得不惯?改款明显要衡量这些要素。
而我这次特别注意到,差别最明显的,还是中控那个水杯架盖子。你试了没?大部分车都是洞洞洞,一看就不精致。吉利这个就不错,有盖子,感觉整洁,又有点用心。细节就像你穿衣服一样,越整洁,越显得你有品位。虽然说杯架本身不算什么核心配置,但细节能积累感觉——就像给客户一种你看我用心的暗示。
对了,最让我惊讶的是,吉利最高配的车型还配了HUD抬头显示。这个功能在它这个价位算是挺有特色的。长安CS75Plus新款居然把它取消了,我还挺狐疑:这可能就反映出厂家的成本调整或市场取舍。但我自己觉得,用过的朋友普遍都说,抬头显示直观、安全,开长途很有用。可是在这点,小厂家或者说偏中端的车,像哈弗H6,至今还没有配置,可能还在等一波普及。
说到配置,不得不提门把手。很多车用隐藏式,觉得时尚,但用起来不太方便,也容易卡壳。吉利保持了传统门把手,瞬间就显得老派。但我觉得,成人用车,这事儿真得稳,藏不藏式都在得用得顺手。反正我反倒喜欢,看着顺眼,拉开都很顺畅。
真正让人心动的,还是细节的打磨。这些小设计、小改动,没太多数据支撑,但用过的人都懂——体验提升了,心里就觉得这车更值。你觉得,这些细节的差异,能决定你下一次买车的选择吗?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去年我修车时,修理工跟我说:你这车挺耐用的,就是没啥稀奇配置。我当时心想,耐用重要,配置多不一定实用,但细节体现的是制造商的用心和设计理念。销量的变化,也在说明:喜欢改款的用户,不光看车型的外观,更在意用车的便捷体验。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不得不问,未来还会不会出现技术越高级,越不实用的奇怪局面?例如,那些全触控的中控屏幕,防爆了没?耐用不耐用?毕竟,咱们普通人用车,哪次不是被个手指点点困扰?刚才翻了个相册,看到了去年夏天,我跟朋友在高速旁的修理点,他看我试车,咧嘴一笑:你这车挺聪明啊,也保护得挺到位。就是在用细节赢了市场。
在我看来,改款的意义,不在于那几个新配置光鲜亮丽,而在于,让那些用得舒服,想用久一点的车有机会重新站稳脚跟。市场不是流行一阵子就完事,更是品牌和细节的长跑。
问题来了,你会更看重什么?那些虚无飘渺的未来科技,还是真刀实枪的用车体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